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實表現足資徵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原夫載籍之作也,必貫乎百氏,被之千載,表徵盛衰,殷鑒興廢。」
表徵系統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徵系統論是布魯納(J.S. Bruner)用來解釋個體如何將感官所感受的外界刺激融合在內在認知模式中,以獲取知識的理論。
  布魯納認為表徵是一套規則的系統。早期以「內在模型」(internal model)的概念來代表。個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會使用不同的認知模式來吸取外界的知識。幼兒在一、二歲之間為「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五至七歲是「影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青年期前後為「符號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
  這三種表徵系統平行並存,且各有獨特性。但三者之間彼此互補...
問題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題是一種語意的網狀結構,問題表徵是一種語意了解的過程;學生把原有問題的表徵加以編碼,得到一個有意義的內化的表徵加以運用而獲得所要的結果。
  早期研究「表徵」的學者,視表徵為存在長期記憶的知識結構體,使歷程得以運用結構內的訊息產生活動。近期研究者則認為表徵也表現在作業記憶中對問題或事件所產生的描述。
  在數學中,梅伊爾(R.E. Mayer)將解題分成問題表徵和問題解決二個階段。問題表徵階段指理解問題語意和了解數學結構的階段,又分成問題轉譯和問題整合二個次階段。轉譯階段是指在解題時,轉譯問題中的個別敘述句成為內在的心智表徵,然後再組織有關的訊息成為一個與問題情境一致...
認知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表徵是前運思期兒童重要的發展之一,指能夠用之來代表物體或事件。在兒童認知發展過程中,有幾種表徵具有影響力,依出現的先後,分別為延宕模倣、符號遊戲、繪圖、心理意象與語言。每一種表徵約在二歲出現,無論那一種表徵,都是以一種示意者(a signifier)來代表另一種物體或事件(被指涉者)。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稱之為記號功能或符號功能。
  符號指與其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相似性者,如圖畫;亦可指與其所代表的毫無關係者,具有獨斷性。文字或口說的語言和數都屬於符號系統。
動作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作表徵是布魯納(J.S. Bruner)發展論中發展的第一個時期。此期的兒童常使用身體動作去了解外在世界,以獲取知識。
  布魯納認為動作表徵是幼兒一至二歲間經常使用的認知方式。在嬰兒期最常有的動作是看、眼球轉動、或頭部的移動。這些屬自然的動作,隨後逐漸發展出抓、握、嚼的動作,接著便能與周遭事物產生關聯。
  動作表徵能作為行動的指導,具有目的導向的功能。是根據某種形式或表徵而來,任何簡單的動作,都具有持續性意向(persistent intention)、回饋及結構等三大特徵。經此歷程而建立習慣的類型,進而能指引行動。因此不是單獨而片面的動作,也不是刺激與反應間的聯...
符號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號表徵是布魯納(J.S. Bruner)的認知發展論中發展的第三期。兒童能以抽象的符號作為思考的工具並吸取知識。
  符號表徵的發展是以語言文字為媒介,表現在人類生活的各領域中。具有歸類作用、階層性、預測作用、因果關係及修正作用等五種特質,是認知的最高形式,也是最重要的階段。人類的語言、工具的使用及經驗的組織大多藉「符號表徵」的形式來表現。兒童到了六、七歲進入小學之後,開始以文字、數字、圖形等符號作為思考工具,也把生活中的經驗轉譯為語言符號協助思考。於是「符號表徵」的運用逐漸發展。
  符號表徵可能是具體事物,也可能是非具體事物。其所傳達的,可能是外延意義,也可能是內...
影像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像表徵期是布魯納(J.S. Bruner)認知發展論中發展的第二個時期。此期兒童已能以感官對外界事物獲得的影像經驗,來認識其周遭的世界,以習得知識。  布魯納認為在三至五歲左右的兒童,對於外來的感覺材料,已經能以某些特有的策略來處理。例如以視覺、聽覺、影像或空間基模來將原來的物件以簡約的形式貯存在記憶中。這種認知方式是間接的。一幅結繩的圖片或者一部描述結繩的電影,都能讓兒童認識某種結繩的方式,不必依賴直接的方式去學習。因為圖畫或影像本身都具有某種特質,兒童可以用來作為操作該事物的媒介。
知識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識表徵指代表知識的各種方式或形式。從認知心理學中訊息處理論的觀點言,人類的知識系統中有各種不同形式的表徵方式,如命題、條件語句、基模及心像等方式。「命題」代表知識的基本單位,每一個命題代表每一個概念。概念與概念的聯絡與溝通以命題網絡來表示,可將一些事實性資料聯結而形成敘述性知識。而程序性知識則以「條件語句」的方式表示,以「若…,則…」的方式表徵一些應用性方法或程序等方面的知識。「基模」則是代表敘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關係的有組織的參考架構。「心像」是一種空間和連續資料的表徵知識。由此可見,人類知識的獲得與學習如同電腦儲存訊息的歷程一樣,是以一種有系統的、有組織的方式,將不同種類的資料與訊息...
空間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間表徵」是個人從空間中收集空間訊息所形成的一種內在意像或心理反應,也就是對環境的認知,並且可以用外在符號表示或呈現出來。
  空間表徵可以有三種形態:(1)空間成品(spatial products):是指將內在空間意像表達出來的任何外在成品,例如地圖、模型及語文描述等。因此,可以透過要兒童畫地圖、排模型或作語文描述等空間成品來測量空間表徵能力;(2)空間思考(spatial thought):是指使用內在空間能力解決空間問題或空間意像時所反應及操縱的能力,此時它是一個過程,因此是可以測量的,例如,區分性向測驗(Differential Aptitude Test)中的空間關...
具體表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學家和教師很關心的一件事為兒童是經由機械式記憶而學習或者是透過理解而學習呢?如果我們希望兒童不但能夠記住所學過的教材,而且能夠產生正向學習遷移,則幫助兒童產生理解學習是有必要的。而要使某一種理念變得有意義的一種最好途徑是設法使該項理念獲得更具體些。根據布魯納(J. S. Bruner)的認知發展理論,兒童的訊息表徵的發展要經過動作表徵、影像表徵和符號表徵三個階段。如果兒童在進行加法學習時,使用手指頭和出聲音幫助數算,是為動作表徵;如果利用丹尼斯積木等具體的教具來幫助代表數的概念和加減的認知歷程,是屬影像表徵;如果以語言或數字符號來代表這些理念,則為符號表徵。所謂具體表徵是使用動作表徵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