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譏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笑諷刺。唐.韓愈〈石鼎聯句.序〉:「彌明應之如響,皆頴脫含譏諷。」《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悔生見他銀錢上看得重,未免語含譏諷。」也作「譏彈」、「譏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譏刺。如:「諷刺」、「嘲諷」、「譏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諷刺、責備。如:「譏笑」、「譏諷」。《文選.班固.典引》:「微文刺譏,貶損當世。」唐.韓愈〈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詩:「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這樣的遭遇,居然還要我們專心做學問!」韓愈藉老師與學生之口,一方面譏諷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繼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夜以繼日地勤讀不怠,後亦用來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猴,即獼猴。猴子學人戴上帽子,雖外表裝扮得像人,卻少了人的本質。比喻人徒具衣冠而不脫粗鄙本性。也用以譏諷人虛有其表,沒有才能而竊據名位。《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伍被》:「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也作「木猴而冠」、「沐猴衣冠」、「沐猴冠冕」。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列傳》載,西晉惠帝因昏庸無能,以致朝政敗壞不堪,趙王司馬倫趁機舉兵入宮,將惠帝廢除,篡位稱帝。司馬倫篡位後便大肆封賞自己的黨羽,只要是參與篡位的同謀,不管身分如何,一律加封爵位。那時朝中官員的官帽上都用珍貴的貂尾來裝飾,司馬倫因為濫封官爵,以致於一時找不那麼多的貂尾,只好用低賤的狗尾來代替,所以當時就有句諺語諷刺說:「貂不足,狗尾續。」是譏諷司馬倫任官太濫。後來「狗尾續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以壞續好,前後不相稱。
眾矢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德宗時,有個叫陽城的人擔任諫議大夫,主司規諫天子的職務。他學問很好,飽讀詩書,卻不常發言。當時與他同朝為官的韓愈看不過去,認為以他的學識,應該多給予皇帝意見,作好諫官的職務。於是寫了〈爭臣論〉這篇文章,譏諷陽城沒有盡到職責。陽城當時看了並不以為意,但後來大臣裴延齡誣陷忠良,陸贄等人遭到罷黜。陽城便上疏指責裴延齡,論述他的罪狀,替陸贄等人申訴,並極力阻止德宗任命裴延齡為相。由此看來,韓愈的這篇文章應當發揮了功效。〈爭臣論〉整篇文章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山,不出來作官。很多人仰慕他的學問與情操,前...
小時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煒大踧踖。 解釋形容人年紀又小時聰慧,但隱含在背後之意卻是譏諷人長大後就不一定怎麼樣了。 故事年僅十歲的孔融,卻大膽地去訪問這位太守。他到府門前,對守門人說: 「我是李太守的親戚,給我通報一下。」守門人通報後,李太守接見了他。李元禮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麽親戚關係呢?」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陽(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有師資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節的問題)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有很多賀客在座,李氏和他的賓客對孔融的這一番...
一毛不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戰國時楊朱所倡的為我、貴己學說。語本《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後用以譏諷人極端吝嗇、自私。《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都像你這一毛不拔,我們喝西北風!」《文明小史》第五五回:「王明耀是一毛不拔的,也混在裡面,白吃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