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2.89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退藏於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隱藏身,不使人知,而使才能存養於內。《易經.繫辭上》:「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詞:A>在。如:「寫於臺北」、「舟行於海」、「生於斯,長於斯。」B>對。如:「於你有利」、「於事無補」。C>給。如:「嫁禍於人」、「還政於民」。D>表比較。如:「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E>由、從。如:「取之於民」、「取之於社會」。F>表被動。如:「貽笑於人」。G>向。如:「求助於人」、「問道於盲」。>到、至。如:「聲聞於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躲、隱避。如:「埋藏」、「躲藏」、「藏汙納垢」。
收存。如:「收藏」、「儲藏」、「藏私」、「藏書」。
寶藏:珍藏的寶物,亦指珍貴的資源。如:「聽說後山有寶藏。」
佛、道經典的總稱。如:「三藏」、「道藏」、「經藏」。
藏青色:藍而近黑的顏色。如:「他很喜歡藏青色的褲子。」
大陸地區西藏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使人知道的。如:「密碼」、「密約」、「密報」、「密令」、「密訪」。
要緊且不可泄露的消息。如:「保密」、「守密」、「機密」、「祕密」。
周嚴、嚴謹的。如:「緊密」、「嚴密」、「精密」、「周密」、「細密」。
不稀疏的。如:「濃密」、「密密麻麻」。
親近的、切近的。如:「親密」、「密友」、「密切」、「密不可分」。
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後倒行、移動。與「進」相反。如:「倒退」、「後退」、「撤退」、「進退兩難」。
離開。如:「退出」、「退席」、「退休」、「退職」、「退伍」、「遲到早退」。
減少、消失。如:「退燒」、「減退」、「衰退」、「退化」、「成績退步」。
送回、歸還。如:「退票」、「退錢」、「退還」、「退貨」。
謙讓。如:「退讓」、「謙退」。
取消、解除。如:「退婚」、「退租」、「退學」。
畏縮。如:「退卻」、「退縮不前」。
洗心革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心革面」係由「洗心」及「革面」二語組合而成。 「洗心」見於《易經.繫辭上》,孔子認為《周易》的功用在聖人用它「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並以之「洗心,退藏於密」,就是指聖人以《易經》的內容,進則能洗滌心胸,摒除惡念或雜念,退則隱藏幽微,其功用隱而不現。 「革面」亦見於《易經》,〈革卦〉裡的上六爻辭說:「君子豹變,小人革面。」「豹變」是用豹的毛紋變得更斑斕絢麗,來形容人遷善去惡,美德顯現,而「革面」則是指改變面目。《象傳》則說:「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同樣為改變,但君子改變,是表現在才學文辭上,而小人改變,則是用來巴結君王的。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洗...
其味無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物的意義深遠,令人反覆思考,回味不止。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歧路燈》第五回:「學中齋長與那能言的秀才,多赴些『春茗候光』的厚擾,這就其味無窮了。」
革面洗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洗心革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洗心革面」係由「洗心」及「革面」二語組合而成。 「洗心」見於《易經.繫辭上》,孔子認為《周易》的功用在聖人用它「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並以之「洗心,退藏於密」,就是指聖人以《易經》的內容,進則能洗滌心胸,摒除惡念或雜念,退則隱藏幽微,其功用隱而不現。 「革面」亦見於《易經》,〈革卦〉裡的上六爻辭說:「君子豹變,小人革面。」「豹變」是用豹的毛紋變得更斑斕絢麗,來形容人遷善去惡,美德顯現,而「革面」則是指改變面目。《象傳》則說:「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同樣為改變,但君子改變,是表現在才學文辭上,而小人改變,...
洗心回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洗心革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洗心革面」係由「洗心」及「革面」二語組合而成。 「洗心」見於《易經.繫辭上》,孔子認為《周易》的功用在聖人用它「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並以之「洗心,退藏於密」,就是指聖人以《易經》的內容,進則能洗滌心胸,摒除惡念或雜念,退則隱藏幽微,其功用隱而不現。 「革面」亦見於《易經》,〈革卦〉裡的上六爻辭說:「君子豹變,小人革面。」「豹變」是用豹的毛紋變得更斑斕絢麗,來形容人遷善去惡,美德顯現,而「革面」則是指改變面目。《象傳》則說:「君子豹變,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順以從君也。」同樣為改變,但君子改變,是表現在才學文辭上,而小人改變,...
洗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滌心胸,摒除惡念或雜念。《易經.繫辭上》:「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唐.徐浩〈寶林寺作〉詩:「洗心聽經論,禮足蠲凶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