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陷害     
瀏覽人次:2398 收藏人次:522747
以言語、計謀使人受害。《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陳留老父傳》:「今宦豎日亂,陷害忠良,賢人君子其去朝乎?」《三國演義》第一○五回:「今見儀總兵,心中不服,故燒棧道,斷其歸路,又誣奏而圖陷害。」
    
瀏覽人次:16070 收藏人次:2044327
2.設計害人。如:「誣陷」、「構陷」、「陷害」。《史記.卷一一二.酷吏傳.張湯傳》:「然謀陷湯罪者,三長史也。」《三國演義》第一回:「遂於他事陷邕於罪。」
    
瀏覽人次:9676 收藏人次:2488531
無益且有損的。如:「害處」、「害蟲」。
災禍、災患。如:「災害」、「病蟲害」、「為民除害」、「周處除三害」。
殺傷、使受損。如:「損害」、「殺害」、「謀財害命」。
覺得、感到。如:「害羞」、「害怕」。
身體上的感染、變化。如:「害病」、「害喜」。
妨礙、不利。如:「妨害」、「害群之馬」、「害人之心不可有」。
壞處、缺點。如:「百害而無一利」。
關鍵、要地。如:「要害」。
使、讓、導致。如:「你的無心之過,卻害他傷心了好久。」
名副其實     
瀏覽人次:39806 收藏人次:2493493
而在此時,曹操寫了一封信給孔融,要化解他和郗慮之間的怨仇。說他們本來交情很好,結果因為一點小事而互相陷害,實在是不值得。以前兩人互相欣賞,惺惺相惜,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呢?希望他們能重修舊好。曹操信中提到,孔融曾盛讚郗慮的學識,說他的學問是「名實相副」,和傳聞中的一樣好,絕不虛假。後來「名副其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名聲或名稱與實際相符合。
    
瀏覽人次:38444 收藏人次:3088788
2.冒犯、觸怒。《水滸傳》第一○回:「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刺配到這裡。」《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既在此借宿,惡不得他。」
事與願違     
瀏覽人次:37015 收藏人次:2095355
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是他的好友呂安為其兄呂巽誣諂繫獄,他仗義執言,卻受到牽連,在獄中藉以抒發情緒之作。他生性不與世俗同流,志在守樸全真,對於自己無端被陷害入獄,心中的哀痛和憤慨,是誰也比不上的。他感嘆身陷囹圄的殘酷事實,和本想「嗈嗈鳴鴈,奮翼北遊」──像雁一樣翱翔天際自在悠遊的願望相違背。最後他和呂安全因此被殺了。後人就以「事與願違」表示事實和願望相違背。
肆無忌憚     
瀏覽人次:35880 收藏人次:2418429
婪,全無忌憚。」
02.《封神演義.第三四回》:「(紂王)不以社稷為重,殘殺忠良,全無忌憚,施土木陷害萬民。」 參考詞語︰益無忌憚注音︰|ˋ ㄨˊ ㄐ|ˋ ㄉㄢˋ漢語拼音︰yì wú jì dàn釋義︰更加地無所忌憚。見「肆無忌憚」條。
01.宋.朱熹〈壬午應詔封事〉:「適所以使之窺見我之底蘊,知我之無謀,而益無忌憚耳。」
02.《東周列國志.第五回》:「州吁益無忌憚,日夜與石厚商量篡奪之計。」 參考詞語︰百無忌憚注音︰ㄅㄞˇ ㄨˊ ㄐ|ˋ ㄉㄢˋ漢語拼音︰bǎi wú jì dàn釋義︰猶「肆無忌憚」。見「肆無忌憚」條。
01.元.胡祗遹〈禮論〉:「近歲以來……凶險姦邪,百無忌憚。恣...
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瀏覽人次:30443 收藏人次:286727
就用那個人對付別人的方法來對付他本人。如:「他如果再使壞心眼陷害你,你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叫他嘗嘗痛苦!」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瀏覽人次:25272 收藏人次:1727585
明浙江青田人。輔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為明代開國功臣。後為胡惟庸陷害,憂憤而卒,謚號文成。擅長詩文,亦精通天文兵法。
(2) 醇醲:音ㄔㄨㄣˊ ㄋㄨㄥˊ,濃厚的酒。
(3) 飫:音ㄩˋ,飽食、飽足。
(4) 巍巍乎:崇高雄偉的樣子。巍,音ㄨㄟˊ。
(5) 赫赫乎:顯盛的樣子。赫,音ㄏㄜˋ。
(6) 象:摹擬、效法。
(7) 敗絮:破棉花。
一籌莫展     
瀏覽人次:24863 收藏人次:2611706
「一籌莫展」原作「一籌不吐」。蔡幼學是宋朝瑞安人,孝宗乾道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寧宗即位時,下詔徵求直言,蔡幼學即上奏,提到為君之道有三:事親、任賢、寬民,其中任賢是很重要的,他說到「前些年,君子被小人暗中陷害而遭到排擠,因此造成本可以有作為的大臣深怕做太多,反而被認為是製造事端,而不敢有所動作。與皇上親近的臣子本應效忠,但卻因忠言直諫違逆皇上,而遭到遺棄。情勢演變到最後,皇上於是變得毫無作為,朝廷之中縱使有許多王公大臣,卻也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一籌莫展」這句成語,就從《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文中的「一籌不吐」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辦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