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4.15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雄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勇的氣概。《三國志.卷七.魏書.臧洪傳.評曰》:「陳登、臧洪並有雄氣壯節。」南朝陳.徐陵〈勸進梁元帝表〉:「滕公擁樹,雄氣方嚴;張繡交兵,風神彌勇。」
雄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蘇丕年少時應試禮部不中,因說:「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氣。」拂袖而去。見《尚友錄》卷三。後以英雄氣短指有才志的人因遭受挫折或沉溺於兒女私情而喪失進取心。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五齣:「傷秋賦寂寥,多病成迤逗。吹笛誰家,惹得雙眉鬥,英雄氣短偏憔瘦。」也作「英雄短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除固態、液態外的形態。無固定的形狀、體積而能自由流動。如:「空氣」、「氣體」、「水蒸氣」。
人或動物的呼吸。如:「氣息」、「屏氣凝神」、「上氣不接下氣」。
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
發怒。如:「生氣」、「氣憤」、「氣惱」。
存在人體血脈中使各器官發揮機能的原動力。如:「血氣」、「元氣」。
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如:「脾氣」、「朝氣」、「勇氣」、「氣色」、「垂頭喪氣」。
人的才華或行為風度。如:「才氣」、「驕氣」、「氣質」、「氣勢凌人」。
味道。如:「氣味」、「香氣」、「臭氣沖天」。
人的運勢。如:「氣運」、「氣數」、「晦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性動植物。與「雌」相對。如:「雄雞」、「雄兔」、「雄株」。
威武而有力的。如:「雄壯」、「雄風」、「雄赳赳」。
英勇傑出、威霸一方的人物。如:「英雄」、「戰國七雄」。
超群的、傑出的。如:「雄姿」、「雄才大略」、「雄心壯志」。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容   東周春秋時期,有一首流傳於軍中的歌謠,表現了士兵們慷慨從軍;同心對敵的樂觀精神和保衛祖國的英雄氣概。這首歌謠分為三節,可以反覆詠唱。其中第一節是這樣的:「誰說沒有衣服?我的戰袍就是你的。國王興兵打仗,快把刀槍修好。我與你共同對付仇敵。」 「同仇」這個詞就來源於上面的歌謠。  公元前623年,衛國的寧俞出使魯國,魯文王設宴招待。席間,文王讓樂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寧俞一聽就知道。這是周天子對諸侯恩賜、褒獎時的宴樂。為此,他在席間不作任何答謝之辭。文王對寧俞在席間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飲完畢後,命人私下詢問他是什麼原...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卿)〔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富而好施,長於文章,思慮深遠,有過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議結合劉備抵禦曹操。輔佐周瑜大敗曹軍,為孫權所器重,官拜奮武校尉,轉橫江將軍。 (2) 周瑜:西元175∼210,字公瑾,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驚訝、驚嘆的語氣。《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咦!您是甚人?在此打睡?」《西遊記》第六回:「咦!正是:欺誑今遭刑憲苦,英雄氣概等時休。」
刮目相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卿)〔鄉〕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
馬革裹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牀在兒女子手中邪?」 2.釋義 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革︰皮革。 3.用法 表示戰死沙場,形容將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4.義近.義反 義近 以身許國、效死疆場、捐軀報國 義反 貪生怕死、臨陣脫逃、忍辱苟活 5.例句 當軍人的應該有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覺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年。古代年的長度以二次秋收為準,故以秋代表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唐.劉禹錫〈蜀先主廟〉詩:「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