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1.6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設在城堡短牆上的戰棚。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一.官政一》:「其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予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也稱為「馬面戰棚」。
2.地獄中的鬼卒。《景德傳燈錄.卷一一.隴州國清院奉禪師》:「釋迦是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旁。」《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又叫家丁妝了一班牛頭馬面,魔王夜叉,極猙獰的怪物。」
3.馬的臉部或頭部,亦指像馬首之狀。如:「牛頭不對馬面」。《北史.卷五四.列傳.斛律金》:「光字明月,馬面彪身,神爽雄傑,少言笑,工騎射。」
牛頭馬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地獄中的鬼卒。《喻世明言.卷三二.遊酆都胡母迪吟詩》:「階下侍立百餘人,有牛頭馬面,長喙朱髮,猙獰可畏。」
馬面單棘魨(剝皮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hamnaconus modestus (Günther, 1877)
體長卵型,側扁;體灰棕色;背棘鰭膜黃色;各鰭鰭條均為藍綠色;胸、尾鰭膜白色;體長可達25公分。
日本、中國東海、中國南海、台灣。
台灣海域常見,稚魚多游息於海草間,幼魚移居海底,成魚則進入大洋中生活。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魨目(Order Tetraodont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魨亞目(Suborder Tetraodont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單棘魨科(Family Monacanthidae),Filefishes
鱗魨上科(Superfamily Balistoidea)
馬面戰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在城堡短牆上的活動戰棚,有瞭望及防守禦敵的功用。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東都外城》:「新城每百步設馬面戰棚,密置女頭,旦暮修整,望之聳然。」也稱為「馬面」。
牛膣馬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粗俗語)喻凶惡不堪或冥頑不靈。例:該隻人牛膣馬面个樣仔,最好莫去惹佢。(那人看起來凶惡不堪,最好不要去惹佢。)
馬面鼻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魚體呈卵圓形,隨著成長而漸呈長橢圓形,側扁;尾柄上兩個盾狀骨板,各發展成一向前生具粗短尖銳之龍骨突;頭小,頭背弧形,隨著成長,成魚在前頭部無角狀起,亦無瘤狀突起,但吻突出於上頜。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齒,齒稍側扁且尖銳,兩側或有鋸狀齒。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V棘及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分別為24-26及23-25;尾鰭幼魚時截平或內凹,成魚則為新月型且上下葉緣延長如絲。體灰色,腹面灰白色,頭背側及其後方體側具大片污斑及污點;背鰭與尾鰭色暗;胸鰭與臀鰭色淡但均具黑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臉部。如:「顏面」、「面貌」、「面容」、「笑容滿面」。
身分、地位。如:「面子」、「情面」。
外在的風采、情況。如:「門面」、「體面」、「場面」、「局面」、「世面」。
物體的外表或上方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封面」、「表面」。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向著、對著。如:「面壁思過」、「背山面水」。
當面。如:「面談」、「耳提面命」、「面授機宜」。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量詞:A>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三面牆」、「一面國旗」、「兩面鏡子」。B>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能載重行遠,並善於奔馳。如:「馬匹」、「駿馬」。
馬上:立刻。如:「政府為了便民,特地成立馬上辦中心。」
兵馬:泛指兵力。如:「我方的兵馬是敵方的一倍。」
人馬:多指人員。如:「登山隊的人馬剛從這兒經過。」
馬虎:隨便、不嚴謹。如:「為人處事,不可馬虎。」
猙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貌凶惡的樣子。《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叫家丁妝了一班牛頭馬面,魔王夜叉,極猙獰的怪物。」《紅樓夢》第八○回:「寶玉天生性怯,不敢近猙獰神鬼之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健壯如虎。如:「彪形大漢。」《北史.卷五四.斛律金傳》:「光字明月,馬面彪身,神爽雄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