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斷絕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duàn ju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àn jué
解釋:
  1. 中斷隔絕。
    【例】斷絕來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斷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uàn jué
解釋:
隔斷。《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傕乃移帝后車駕於郿塢,使姪李暹監之,斷絕內使,飲食不繼,侍臣皆有飢色。」《紅樓夢》第一八回:「自此以後,香菱果跟隨寶釵去了,把前面路逕竟一心斷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斷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uān-tsu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不再互有往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斷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斷絕
相似詞 圮絕、屏絕、拒絕、決絕 相反詞 相通、接續、暢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