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取次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qǔ c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ǔ cì
解釋:
1.次第。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若陛下多方包容,則人材取次可用。」清.陳曾壽〈浣溪沙.花徑冥冥取次行〉詞:「花徑冥冥取次行,舊盟全負甚心情?」
2.造次、隨便。唐.皮日休〈襄州春遊〉詩:「等閒遇事成歌詠,取次衝筵隱姓名。」《喻世明言.卷十二.眾名姬春風弔柳七》:「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取次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