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巴人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bā ré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ā rén
解釋:
1.巴州地方人氏。《山海經.海內經》:「西南有巴國。太皞生咸鳥,咸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唐.劉禹錫〈松滋渡望峽中〉詩:「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
2.鄙俗野者或野夫。《文選.陳琳.答東阿王牋》:「夫聽白雪之音,觀綠水之節,然後東野巴人,蚩鄙益著。」
3.巴州地方的民謠。參見「下里巴人」條。《文選.張協.雜詩》:「陽春無和者,巴人皆下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巴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