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期月有成 - 教育百科
ˋ
ˇ
ˊ
  • 漢語拼音 jī yuè yǒu ché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 yuè yǒu chéng
解釋:
期月,一年。語本《論語.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後借指短暫的時間。「期月有成」,形容治國辦事效率迅速顯著。《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若能人務退食,競存約己,移風易俗,庶期月有成。」唐.張九齡〈敕處分縣令〉:「今既各膺奬用,當盡良能。期月有成,聲能若著。所列清要,惟待賢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期月有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