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株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ㄡˋㄗㄞˋㄉㄧˋㄇㄧㄢˋㄕㄤˋ˙ㄉㄜㄕㄨˋㄍㄣㄖㄨˊ:「ㄕㄡˇㄓㄨㄉㄞˋㄊㄨˋ」。
  2. ㄌㄧㄤˋㄘˊ。①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ㄏㄨㄚㄘㄠˇㄕㄨˋㄇ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ㄓㄨㄔㄚˊㄏㄨㄚ」。②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ㄅㄧㄥˋㄉㄨˊ˙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ㄓㄨㄅㄧㄥˋㄉㄨ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株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ū
解釋:
  1. 樹木露在地面上的根部。
    【例】守株待兔
  2. 量詞。計算花草樹木的單位。
    【例】奇花異草數百株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ū
解釋:
[名]
1.樹木露在地面上的根部。如:「守株待兔」。《韓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唐.駱賓王〈上李少常啟〉:「賓王蟠木朽株,散樗賤質。」
2.量詞。計算花草樹木的單位。唐.韓愈〈示兒〉詩:「庭內無所有,高樹八九株。」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u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