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經濟海域 - 教育百科
ˋ
ˇ
ˋ
  • 漢語拼音 jīng jì hǎi y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īng jì hǎi yù
解釋:
沿海國家對於領海以外的鄰近海域擁有某種特殊管轄權,此範圍內的公海即為該國的經濟海域。西元一九五二年南美智利、秘魯和厄瓜多爾首先宣布將沿海保護魚區範圍擴張至二百浬,一九五八年聯合國簽署「捕魚及養護公海生物資源公約」,承認沿海國家對鄰接區內生物資源和生產力保持有特別利害關係,此後二百浬經濟海域的觀念才逐漸被越來越多國家所接受。也稱為「專屬海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經濟海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