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水雞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shuǐ jī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uǐ jī
解釋:
1.秧雞的別名。參見「秧雞」條。唐.杜甫〈閬水歌〉:「巴童蕩槳攲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2.蛙的一種,可供食用。
3.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參見「但民」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水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uí-ke/tsuí-kue
又音: suí-ke/suí-kue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青蛙。兩棲類動物。腳上有蹼,擅長跳躍、游泳。多生活在水邊,常在夜間活動。
  2. [[名] ] 女人的生殖器。臺灣南部的閩南話「水雞」又指女性的生殖器,為了避諱,便把青蛙叫做「四跤仔」(sì-kha-á)。
  3. 青蛙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水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水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