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紋藤壺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紋藤壺Amphibalanus amphitrite屬於Balanidae藤壺科。體殼圓錐形,表面具有亮紫色的輻射紋路。殼底直徑達15mm。殼底直徑達15mm。棲息於礁岩海岸及海堤區的低潮線附近。本種為污損生物的一種,經常出現在亞潮帶的人工海岸構造及船底表面。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海域。
知識 1:
肉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紋藤壺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中文屬名: 紋藤壺屬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藤壺科
棲所環境: 礁石區
拉丁種小名: amphitrite
拉丁屬名: Amphibalanus
中文綱名: 顎足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Balanidae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學域-大分類: 動物-節肢動物類
分布深度: 0~1m 潮間帶及潮池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廣佈於全世界各海域
台灣分布地點: 基隆市中正區基隆港內海蝕平台潮間
拉丁目名: Thoracica
拉丁綱名: Maxilli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紋藤壺
英文名: Amphibalanus amphitrite
描述:
體殼圓錐形,殼板六片,殼底鈣質,表面具有亮紫色的輻射紋路。成體殼底直徑達15mm。
分布:
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各海域
作者: 游孟貞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