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緪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ㄧˋ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gē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ēng
解釋:
[名]
粗大的繩索。《說文解字.糸部》:「緪,大索也。」清.王士禎〈愁霖行〉:「涒灘之歲陰氣凝,愁霖不絕如貫緪。」
[動]
繃急琴弦。《楚辭.屈原.九歌.東君》:「緪瑟兮交鼓,簫鍾兮瑤虡。」漢.王逸.注:「緪,急張絃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粗大的繩索。《說文解字.糸部》:「緪,大索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騎步相持,絙(緪)橋相引。」清.王士禎〈愁霖行〉:「涒灘之歲陰氣凝,愁霖不絕如貫緪。」

2.繃急琴弦。《說文解字.糸部》:「緪,一曰急也。」《楚辭.屈原.九歌.東君》:「緪瑟兮交鼓,簫鍾兮瑤簴(虡)。」漢.王逸.注:「緪,急張絃也。」

注音: ㄍ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緪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