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果粒蛙螺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果粒蛙螺
英文名: Bursa granularis
描述:
俗稱粒蛙螺,英名Granulate frog shell。貝殼呈較短的紡錘形,背腹壓扁,螺塔稍高,殼長約可達8.5公分,體螺層相當厚重,螺肋上具有整齊排列但大小不一的果粒,有些個體的果粒較粗,縱脹肋位於貝殼兩側,上面沒有明顯的突起。殼表呈淡棕色至紅褐色。殼口圓,呈乳白色,內唇有20條以上的白色齒列,外唇內緣大約有10至14小齒,有的成對,具有短且明顯的前後水管溝。口蓋角質,橢圓形,棕色至深褐色。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溫暖海域,包括南非東海岸、莫三鼻克、肯亞、馬達加斯加、摩里西斯、塞西爾、索馬利亞、坦桑尼亞、紅海、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印度、斯里蘭卡、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中國廣東、海南、西沙、南沙、臺灣、日本、澳大利亞、波里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紐西蘭、加勒比海、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墨西哥灣、佛羅里達、牙買加、墨西哥、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安德烈斯、巴西等地區。臺灣各地岩礁海域經常可見。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