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補苴罅漏 - 教育百科
ˇ
ˋ
ˋ
  • 漢語拼音 bǔ jū xià lò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ǔ jū xià lòu
解釋:
1.補苴,補綴。罅漏,縫隙。「補苴罅漏」指補好裂縫,堵住漏洞。《清史稿.卷一二八.河渠志三》:「咸豐間,南北隄潰決四次。時軍務方棘,工費減發,補苴罅漏而已。」
2.比喻彌補事物的缺失。唐.韓愈〈進學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補苴罅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