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棘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ˋ
部 + 8 畫 = 12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落葉喬木。莖上多刺,果實較少,味道酸,核仁可以做藥。
  2. 呈針刺形狀的。如:「棘皮動物」。
  3. 棘手:比喻事情很難處理。如:「這個案子很棘手,可能要花雙倍的時間來處理。」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棘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植物名。鼠李科棗屬,落葉喬木。幹高三公尺餘。變種形態與棗相似,唯枝具刺。果實較少,呈長圓形或近於圓形,暗紅色,味酸,核先端鈍,核仁可入藥。 △酸棗
  2. 呈針刺形狀的。
    【例】棘皮動物
  3. 刺、扎。
    【例】棘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植物名。鼠李科棗屬,落葉喬木。幹高三公尺餘。變種形態與棗相似,唯枝具刺。果實較少,呈長圓形或近於圓形,暗紅色,味酸,核先端鈍,核仁可入藥。也稱為「酸棗」。
2.武器名。長柄,頂端有直刃,兩旁各具橫刀,可直刺或橫擊的兵器。通「戟」。《左傳.隱公十一年》:「潁考叔挾輈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晉.杜預.注:「棘,戟也。」
3.姓。如春秋時衛國有棘子成。
[動]
刺。參見「棘手」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