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長齋月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sān cháng zhāi yu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n cháng zhāi yuè
解釋:
佛教用語。佛教以農曆每年的正月、五月、九月為三長齋月。因佛教徒特別重視於此三月的初一至十五日持守八戒和過午不食。隋朝開皇三年曾下於此三月全國禁屠的詔令。《貞元新定釋教目錄》卷一五:「冀每載夏中及三長齋月依經建立嚴淨花以開覺,使有識而歸真。」也稱為「善月」、「三齋月」、「三長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三長齋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