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十二金釵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shí èr jīn chā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èr jīn chāi
解釋:
1.金釵,古代婦女的髮飾,借指貴婦。十二金釵比喻眾多的姬妾。唐.長孫佐輔〈古宮怨〉詩:「三千玉貌休自誇,十二金釵獨相向。」明.陳與郊《昭君出塞》:「壓倒三千粉黛,驚迴十二金釵。」
2.紅樓夢中的十二名女子。指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巧姐、李紈、秦可卿等十二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十二金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