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金鬼鍬形蟲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金鬼鍬形蟲
英文名: Prismognathus davidis cheni
描述:
中小型鍬形蟲,體色紅棕至深棕褐,雄蟲15-36mm,雌蟲16-23mm。雄蟲大顎粗短尖銳而上彎,端部具一向上齒突,基部有兩鄰近的小齒突,中央至端部有一列鋸齒狀齒突。雌蟲,翅鞘兩側外緣略呈平行。
分布:
金鬼鍬形蟲於台灣有兩個亞種,此亞種分佈於中部海拔1500-2600公尺山區。成蟲主要發生期為8-10月,具趨光性,夜間可於路燈底下發現趨光個體。而Prismognathus davidis nigerrimus亞種則分佈於北部如觀霧、思原埡口及東南部向陽,此亞種僅體色較黑,其餘外部型態並無明顯差異,因此是否需分成兩個亞種,有待商榷。
作者: 蔡緯毅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