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惔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ㄒㄧㄣ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t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n
解釋:
[動]
灼燒。《詩經.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ㄊㄢˊ

灼燒。《詩經.小雅.節南山》:「憂心如惔,不敢戲談。」《詩經.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㈡ㄉㄢˋ

安緩、恬靜,通「憺」。《龍龕手鏡.心部》:「憺,通惔。」《廣韻.上聲.敢韻》:「惔,安緩。」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惔寡慾,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

注音: ㈠ㄊㄢˊ ㈡ㄉ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