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魴魚 - 教育百科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ang-hî/hang-hû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魟魚。魚類。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尾部細長呈鞭狀,有毒,被刺中會疼痛。喜歡棲息在泥砂底層的海域。澎湖諺語「一魴、二虎、三沙門、四板午……」(it hang, jī hóo, sann sua-mn̂g, sì pán-ngóo……),意思是凡是被這幾種魚刺到,都會令人吃不消,而排名第一的就是「魴魚」。
同義詞: 魴仔魚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魴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魴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