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麝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
解釋:
  1. 動物名。哺乳類偶蹄目鹿科麝屬。形似鹿而小,頭上無角,尾短,善跳躍。毛呈黑褐色或灰褐色。雄麝腹部有香麝腺,分泌物的香氣濃烈,加工後可作為香料。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
解釋:
[名]
1.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鹿科。形似鹿而小,無角,尾短,善跳躍。毛黑褐色或灰褐色。雄麝犬齒細長,露出口外,腹部有香囊,能分泌香氣。
2.麝香的香氣。唐.李商隱〈無題〉詩四首之一:「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ā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