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墐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ㄊㄨˇ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4
  • 漢語拼音 jǐnjì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ǐn
解釋:
[動]
1.用泥塗塞、塗抹。《詩經.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唐.劉禹錫〈武陵觀火詩〉:「山木行剪伐,江泥宜墐途。」
2.掩埋、埋葬。《詩經.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注音:
漢語拼音: jìn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ㄧㄣˇ

1. 以泥塗塞、塗抹。《說文解字.土部》:「墐,塗也。」《詩經.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唐.劉禹錫〈武陵觀火〉詩:「山木行翦伐,江泥宜墐途。」

2. 掩埋、埋葬。通「殣」。《字彙.土部》:「墐,埋也。」《詩經.小雅.小弁》:「行有死人,尚或墐之。」

㈡ㄐㄧㄣˋ,ㄐㄧㄣˇ之又音。

注音: ㈠ㄐㄧㄣˇ ㈡ㄐㄧ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