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邊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邊。形容非常廣闊。《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牧羊記.北海牧羝》:「只見浪滔滔無邊無。」《精忠岳傳》第六六回:「白茫茫一帶無邊無,原來是太湖邊上。」
整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以上專業領域或學門相互合作,在共同研究旨趣下,結合不同的方法或觀點,以進行更寬廣、更統整的學術活動。作為一種思潮,可以追溯到西元1930年代維也納學派所發起的科整合運動,目的在打破各學術領域的本位主義及專門化。也稱為「跨領域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地相接處,即天邊。《文選.謝朓.之宣城出新林浦向版橋》:「天識歸舟,雲中辨江樹。」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雪浪拍長空,天秋雲卷。」也作「天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與人之間彼此往來、聚會應酬。《孟子.萬章下》:「敢問交,何心也?」宋.洪邁《夷堅乙志.卷二.承天寺》:「既入試闈,晝減食,夜忘睡,與同院交,無復笑語。」
2.會合。《魏書.卷七四.列傳.尒朱榮》:「陛下登祚之始,人情未安,大兵交,難可齊一。」
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係。亦即人對他人的看法、想法、說法及彼此對待的態度和影響等。如:「他學識淵博,又熱心公益,所以人關係良好。」
橫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涯,邊岸。橫無涯形容廣大而沒有邊。宋.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涯。」
土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邊土地係指都市或都會區週圍或邊緣的土地,以及土地由於品質、區位不良,以致於在上面耕作或投入無法達到預期報酬者。前者係指邊都市土地,也就是恰可保證資料投資開發的都市或郊區土地。後者則意謂者:除非提高報酬、技術進步、公共津貼,使收入超過開支成本,否則邊土地便不會被使用。從土地經濟學的觀點來說,後者係指利用土地時,其收益等於其成本,即無超額利潤可得的土地。邊土地的探討,對於開墾土地具有重要的意義。
  邊土地的概念,是由差額地租理論形成的,由於土地有不同的生產力,形成地租的根源,而決定地租的基準,即是耕作邊,由此導致邊土地一概念的成立。故在差額地租論成立以前,經濟學上...
土地利用時,收益與成本相等,並無超額利潤可得之土地謂之邊土地。在開墾土地時,必須考慮邊土地之問題。邊土地在經濟上成為耕作地與非耕作地之界限,低於此界限者,稱為邊以下土地或次邊土地(sub-marginal land),高於此界限者,稱為邊以上或超邊土地(super-marginal land)。邊土地並非固定不變,政治、生產技術之進步、或人口增減等因素,均可形成生產成本或收益價格之波動,而導致邊土地之變動。邊土地之概念,乃由差額地租理論所形成,由於土地具不同之生產力,形成地租之根源,而決定地租之基準,即為耕作邊,由此導致邊土地概念之成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別的界限。《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序》:「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
2.分開、析開。《兒女英雄傳》第二五回:「這是安老爺、安太太一年的水磨工夫,纔陶鎔得姑娘這等幽閑貞靜,又兼看著九公有個師徒分、褚大娘子有個妹妹情腸,纔得這樣款款而談。」
3.相當的時候。《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一肘二拳,三翻四合,打到分,眾人齊喊一聲,一個漢子在血濼裡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與國之間。如:「國事務。」
漫無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非常寬廣、一眼望不到盡頭。如:「這裡的牧場,寬得漫無邊,又是一片綠油油的,叫人感覺很舒暢。」
2.說話或寫文章離題太遠,抓不住重點。如:「他今天的演講漫無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