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十四項管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四項管原則是由管學中的古典論家(Classical Theorist)費堯(Henri Fayol)所提出。費堯與科學管之父泰勒(F.W. Taylor)是同時代的人,泰勒注重的是工作現場的管,而費堯著重的則是管者的活動。他指出基層工作人員是以技術能力最為主要;但沿著組織層次向上,技術能力的重要性相對減弱,而管能力的重要性則大幅增加。換言之,在產業階梯的底層,最重要的條件在於技術能力;而在其頂層則是管能力。因此他認為管是一項普遍的活動,只要能寫下一套管論來,管便可在教學場合中講授,因而提出了十四項管原則。
  費堯之所以用原則(Principles)...
慢條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容不迫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一回:「老爺親自在這裡傳你家兒子說話,怎的慢條斯!快快說在那裡,我好去傳!」《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公子正在那裡檢點那些考具的東西,聽見老爺的話,便過來規規矩矩,慢條斯的說道:『這話還得請父親斟酌。』」也作「慢條斯禮」。
洲不安定,在1939年時歸化美國,也才更名為Erik Erikson。他根據自身人生經驗及多年從事心治療觀察所見,發展出心社會發展論。艾里克森社會心發展階段是根據艾里克‧艾里克森描述,將正常人的一生,從嬰兒期到成人晚期,分為8個發展階段 。在每個階段,個人都面臨、並克服新的挑戰。每個階段都建築在...
所當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言應當如此。《朱子語類.卷六○.孟子.盡心上》:「只是所當然者便是性,只是人合當如此做底便是性。」《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就把來結識了這位大哥,也是所當然。」也作「固當然」。
權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權變論(Contingent Theory)1.1 *(一) 緣起:1.2 *(二) 什麼是權變論1.3 *(三) 制約權變論的因素:1.4 *(四) 代表人物1.4.1 1. Fiedler的權變論(Fiedler's Contingency Theory):1.4.2 2. Hers...
不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用道使他明白。形容態度強橫,絲毫不講道。如:「這人如此蠻橫,簡直不可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決。《舊唐書.卷一二九.韓滉傳》:「皋奏報失實,處無方,致令閭井不安,囂然上訴。」
行為學習論也被稱為刺激—反應學習論(或簡稱S-R theory),主要是根據行為主義的基本要義而提出的論觀點。此論認為操作制約是人類學習的主要歷程,也是獲得經驗的學習歷程。另外,行為學習論也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他們認為學習的結果是表現在行為的改變上,並強調外在事件對個體的影響,他們不認同個體的自由意志,也因此被認為是決定論者。行為學習論者在教育上主張使用增強與懲罰兼施,而不重視內在自發性的動機,強調外在控制的訓練價值。行為論者認為增強作用...
不饒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所持的由得到支持時,便盛氣凌人。如:「待人要敦厚,多些寬恕與包容,切莫得不饒人。」
訊息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訊息處論(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訊息處論(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或稱信息加工論,用以解釋人在各式環境中是如何透過感官覺察、注意、辨識、轉換及記憶等內在心活動來吸收定運用知識之歷程。(註1)訊息處論立基於20世紀70年代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