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棉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微小、薄弱的力量。如:「我只是盡一點棉薄力,何足掛齒。」清.曾國荃〈復惲中丞〉:「前接富將軍書,已奏請派兵來此會剿,廷寄復命蘇師合攻。弟棉薄力,得藉各大軍佽助,何快如。」也作「綿薄力」。
無味,棄可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起來毫無滋味,丟棄又覺得可惜。語本《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裴松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如可惜,食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比喻東西沒什麼用處,又捨不得丟掉。也作「食無味,棄不甘」。
風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父母亡故,兒女不得奉養的悲傷。參見「風木含悲」條。明.張鳳翼《紅拂記》第二○齣:「只是漂流已久,豈無風木思,伉儷重諧,方有室家戀。」
無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無從考查的話。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灤陽消夏錄一》:「陰蓄一貌類己者,以備代死,後在阜城尤家店,竟用是私遁去。余謂此無稽談也。」《掃迷帚》第二三回:「愚民聽信無稽談,以致自耳其禍,可為浩嘆。」也作「無稽言」。
不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個月時,即能辨別「」、「無」二字。見《舊唐書.卷一六六.白居易傳》。故後世用以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不識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清.黃景仁〈除夕述懷〉詩:「有兒名一生,廢學增痴憨;曾不識無,但索梨與柑。」
毫釐,差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毫、釐,皆為極小的長度單位。全句指差距雖然極細微,但導致的差誤、錯誤卻極大。《大戴禮記.保傅》:「正其本,萬物理,失毫釐,差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唐.馮用〈機論〉:「語不相時,則殆辱,薛冶諫其君也;默不相時,則受謗,子家從其賊也。所以失毫釐,差千里。」也作「失毫釐,謬以千里」、「失毫釐,差以千里」。
不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時的需用。《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饒鴻生卻毫不介意,趕著寫信到家裡匯出二萬銀子,以備路上不時需。」也作「不時須」。
伯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相當,不相上下。《文選.曹丕.典論論文》:「傅毅於班固,伯仲間耳。」
暴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酷凶惡的氣質。如:「地痞流氓面帶暴戾氣,民眾避唯恐不及。」
池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宋司馬桓有寶珠,後因畏罪出亡,故投珠於池中。景公派人汲乾池水,但尋珠不著,而池魚卻因此而亡。典出《呂氏春秋.孝行覽.必己》。一說為春秋時,宋人名池中魚者,居近城門,城門失火,延及其家。一說為宋城門失火,眾人汲乾池水灌救,致使池乾魚死。俱見《太平御覽.卷九三五.鱗介部.魚上引風俗通》。後比喻無辜卻受牽累而遭禍。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一.三山福地志》:「汝宜擇地而居,否則恐預池魚殃。」也作「池魚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