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會、能夠。晉.陶淵明〈九日閑居〉詩:「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唐.李白〈月下獨酌〉詩四首之一:「月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男子已成年。唐.劉禹錫〈子劉子自傳〉:「初,禹錫冠,舉進士,一幸而中試。」《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朱重長成一十七歲,生得一表人才,須然已冠,尚未娶妻。」
桎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腳鐐手銬。為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主要用來拘繫犯人。《後漢書.卷四一.鍾離意傳》:「意遂於道解徒桎梏,恣所欲過,與剋期俱至,無或違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籓籬之已觸,總桎梏而自甘。」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壽陵步注音︰ㄕㄡˋ ㄌ|ㄥˊ ㄅㄨˋ漢語拼音︰shòu líng bù釋義︰指因仿傚學習他人而失去的有技能。見「邯鄲學步」條。 01.唐.劉禹錫〈和武中丞秋日寄懷簡諸僚故〉詩:「空愧壽陵步,芳塵何處尋?」 參考詞語︰壽陵忘步注音︰ㄕㄡˋ ㄌ|ㄥˊ ㄨㄤˋ ㄅㄨˋ漢語拼音︰shòu líng wàng bù釋義︰壽陵年輕人學步邯鄲,忘掉原有步法的故事。見「邯鄲學步」條。 01.唐.羅隱〈謝江都鄭長官啟〉:「海曲迷聲,壽陵忘步,蛇虛畫足,鵠不中心。 」 參考詞語︰邯鄲步注音︰ㄏㄢˊ ㄉㄢ ㄅㄨˋ漢語拼音︰hán dān bù釋義︰邯鄲人走路的姿勢。指仿傚學習的新事物。見「邯鄲學步」條。 0...
焚膏繼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進學解〉(據《全唐文.卷五五八.韓愈》引)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有笑於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於茲有年矣。先生口不絕吟於六藝1>之文,手不停披2>於百家之編3>;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元。貪多務得,細大不捐4>。焚膏油以繼晷5>,恆兀兀6>以窮年:先生之於業可謂勤矣。觝排異端,攘斥佛老。補苴罅漏,張皇幽眇。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障百川而東之,迴狂瀾於倒: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 〔注解〕 (1) 六藝:儒家的六經。指詩、書、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召集。《周禮.地官司徒.大司徒》:「若國有大故,則致萬民於王門。」《國語.越語上》:「句踐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宋.蘇軾〈教戰守策〉:「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武。」
8.歸還、退回。《公羊傳.宣公元年》:「而曰若此乎,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淮南子.氾論》:「成王壯,周公屬籍致政,北面委質而臣事之。」
2.事物的道理。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所以存亡殊致,始終不同。」南朝梁.王巾〈頭陀寺碑文〉:「是故三才辨,識妙物之功;萬象已陳,悟太極之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選擇。《詩經.小雅.吉日》:「吉日庚午,差我馬?」《文選.宋玉.高唐賦》:「王將欲往見,必先齋戒,差時擇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減退、由強盛而微弱。《楚辭.屈原.九章.涉江》:「余幼好比奇服兮,年老而不衰。」《禮記.王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
瓜田李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瓜李之嫌注音︰ㄍㄨㄚ ㄌ|ˇ ㄓ ㄒ|ㄢˊ漢語拼音︰guā lǐ zhī xián釋義︰比喻處在被懷疑的境地。見「瓜田李下」條。 01.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九.好及第惡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謗,斯不可忘。」 02.《警世通言.卷二一.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誰知事不諧,反涉瓜李之嫌,今日父母哥嫂亦不能相諒,何況他人?」 參考詞語︰李下瓜田注音︰ㄌ|ˇ ㄒ|ㄚˋ ㄍㄨㄚ ㄊ|ㄢˊ漢語拼音︰lǐ xià guā tián釋義︰猶「瓜田李下」。見「瓜田李下」條。 01.宋.劉克莊〈送勳姪之官嵢峽〉詩五首之二:「李下與瓜田,嫌疑謹未然。先賢監竹木,不食筍多年。 」 0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當、該。《詩經.周頌.賚》:「文王勤止,我應受之。」《南史.卷三六.江夷傳》:「人所應有盡有,所應無盡無者,其江智深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