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4.32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雜七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混亂,雜亂無章。《文明小史》第二七回:「兩旁壁上,雜七雜挂著些翰苑分書的單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治理政事的種成規。《周禮.天官冢宰.小宰》:「以官府之成經邦治:一曰聽政役以比居;二曰聽師田以簡稽;三曰聽閭里以版圖;四曰聽稱責以傅別;五曰聽祿位以禮命;六曰聽取予以書契;七曰聽賣買以質劑;曰聽出入以要會。」
2.成,量詞,表示十分之一。「成」為百分之十或十分之。如:「經過大會統計,這次的投票率高達成左右。」
3.多半、大概。常用於可能性的猜測。如:「他成上圖書館去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每月的初、十、二十日。宋.樓鑰《北行日錄》卷上:「相國寺如故,每月亦以三日開寺。」
2.罵人頭腦不清、行為乖張、不正經。如:「康樂股長辦活動時,為了炒熱氣氛而愛搞怪,常被大家笑罵為三。」
十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事實相去不遠。《漢書.卷三.朱博傳》:「博皆召掾史,並坐而問,為平處其輕重,十中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張良向漢高祖陳述的件難事:一為制項籍之死命;二為得項籍之頭;三為封聖人墓、表賢者閭、式智者門;四為散府庫以賜貧窮;五為偃武行文,不復用兵;六為休馬無所用;七為放牛不復輸積;為復六國之後,歸天下游士以事。見《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漢書.卷一.高帝紀》:「食其欲立六國後以樹黨,漢王刻印,將遣食其立之。以問張良,良發難。」後人引用此語,多是稱讚張良見事之精闢。《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索隱述贊》:「人稱三傑,辯推難。」
2.佛教用語。指種難以入道的狀況,即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長壽天、聾盲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眾生在這種情況或苦、或樂、或殘廢、或過分聰明和沒機會見佛,都很難修行。《西遊記》第回:「那怪道:『南海菩薩可是掃三災、救難的觀世音麼?』」也稱為「無暇」。
3.道教上有二義:一指得生人道、去女為男、形體完全、得生中土、值有道君、稟性慈仁、值國太平、與三寶相遇,種人生難能可貴的情況。二指癱、瘓、癲、癇、瘋、癆、蠱、癩種難治的惡疾。
七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雜亂無條理。《封神演義》第九六回:「層圍木柵撞得東倒西歪,鐵騎連車沖得七橫豎。」《孽海花》第一一回:「滿架圖書,卻堆得七橫豎。」也作「橫七豎」。
四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圍各方。元.白樸《東牆記》第四折:「保天恩聖賢,端的是威鎮了四方面。」《三國演義》第六○回:「金鼓震天,戈矛耀日;四方面,各分隊伍;旌旗颺彩,人馬騰空。」也作「四面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十六人。《左傳.襄公十一年》:「凡兵車百乘,歌鍾二肆,及其鎛磬,女樂二。」
2.少女十六歲。唐.白居易〈秦中吟.議婚〉:「見人不斂手,嬌痴二初。」《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老夫有一末堂幼女,年方二。」
3.陰曆每月十六日。南朝宋.鮑照〈翫月城西門解中〉詩:「三五二時,千里與君同。」
4.上古時期的幹才,即元、愷的合稱。參見「元」、「愷」條。《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列傳》:「幸二之選虞兮,喜傅說之生殷。」《魏書.卷六○.列傳.韓麒麟》:「顯宗曰:『臣聞君不可以獨治,故設百官以贊務。陛下齊蹤堯舜,公卿寧非二之儔。』」
5.佛教上指密教以十六數表圓滿無盡,故稱為「二」。唐.迦才〈淨土論序〉:「然則二弘規,盛乎西土。」
人心換人心,兩換半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怎麼對人,人家也怎麼對你,不會有虧欠。意謂用真心待人,將心比心。例:佢對人一向係人心換人心,兩換半斤,故所﹝所以﹞朋友當多。(他對人一向是真心待人,以心換心,所以朋友很多。)
四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四肢伸展而仰臥的樣子。如:「瞧他四仰叉的躺在那兒,像什麼樣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