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12271 收藏人次:2519968
1.成篇的文字。如:「文」、「出口成」、「下筆成」。
2.文體名。古代臣子上奏國君的文書。漢.蔡邕《獨斷.卷上》:「凡群臣尚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表》:「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3.量詞。計算書、文等段落的單位。如:「全書共分二十五。」
4.文采、花彩。《左傳.僖公二十四年》:「目不別五色之為昧,心不則德義之經為頑。」唐.柳宗元〈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
5.條理、次序。如:「雜亂無」。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亂雜而無。」
6.法規、條例。如:「規」。《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
7.印信。如:「私」、「圖」。
8.標識、標記。如:「徽」、「勛」、「臂」。
9.姓。如漢代有明。
表揚、顯揚。《禮記.緇衣》:「有國者善𤺺惡,以示民厚,則民情不貳。」《史記.卷三七.衛康叔世家》:「舉康叔為周司寇,賜衛寶祭器,以有德。」
取義     
瀏覽人次:14492 收藏人次:541769
截引《詩經》中某篇詩的某一,以表達己意。只取所需,而不顧原詩的意思。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宗不余辟,余獨焉辟之?賦詩斷,余取所求焉,惡識宗?」後來指截取文的某一段或談話中的某一句,而不顧全篇文或談話內容的原意。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句》:「尋詩人擬喻,雖斷取義,然句在篇,如繭之抽緒,原始要終,體必鱗次。」《紅樓夢》第五六回:「探春笑道:『如今只斷取義,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罵我自己不成!』」
約法三     
瀏覽人次:14488 收藏人次:1175673
語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原指漢高祖入咸陽,臨時制定三條法律,與民共守。《漢書.卷二三.刑法志》:「漢興之初,雖有約法三,網漏吞舟之魚,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後泛指事先約好或規定的事。《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因姑娘當日在青雲山莊有『一路不見外人』的約法三,早吩咐過公子沿路無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
斐然成     
瀏覽人次:14155 收藏人次:1085103
斐然,有文采的樣子。斐然成形容言語或文富有文采,且成法。常用來稱讚別人的文。《論語.公冶長》:「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不知所以裁之。」漢.蔡邕〈京兆樊惠渠頌〉:「農民熙怡,悅豫且康,相與謳談疆畔,斐然成。」
出口成     
瀏覽人次:9311 收藏人次:677211
脫口而出的話都符合文規範。比喻才思敏捷,談吐風雅。《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優旃傳》唐.司馬貞.索隱:「崔浩云:『言出口成,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此人天資高妙,過目成誦,出口成。」也作「脫口成」、「出言成」。
率由舊     
瀏覽人次:6087 收藏人次:275590
制度完全取法於前代。《詩經.大雅.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晉書.卷四六.劉頌傳》:「今之建置,宜使率由舊,一如古典。」亦指只知遵循陳規舊矩,不求更新、突破。也作「率由舊則」。
雜亂無     
瀏覽人次:5725 收藏人次:549279
雜亂而沒有條理。如:「他說話雜亂無,讓人不知所云。」
順理成     
瀏覽人次:5653 收藏人次:524038
順著條理自成法。比喻言行合情合理,有條不紊。如:「王同學辯才無礙,因此這次的全校辯論比賽順理成的推舉他為代表。」
大費周     
瀏覽人次:5420 收藏人次:207741
事情麻煩瑣碎,必須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來處理。如:「早知如此,就不必大費周的到處張羅了!」
欲蓋彌     
瀏覽人次:4972 收藏人次:0
猶「欲蓋彌彰」。見「欲蓋彌彰」條。01.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一三.晉明帝》:「怙慝而欲蓋彌,不學於君子之道,雖智弗庸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