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73 ms
共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寄生在木上的隱花植物。種類很多,多成傘形。顏色鮮豔的蕈類通常含有劇毒,無毒的則鮮美可食。如松蕈、香蕈等。
|
蕈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蕈岩又稱蕈狀岩,是岩石因差別侵蝕造成的小地貌。蕈岩的外觀似磨菇,有一較細的石柱,上托一粗大不同顏色岩塊,蕈岩的頭部與頸部岩性並不完全相同,通常頸部的物質膠結鬆散而多孔隙,故易受風化,而頭部含較多碳酸鈣等成分,相對的較不易風化。
台灣的野柳即有很多蕈岩分佈,此區的蕈岩頭部較頸部的岩性硬而形成上大下小的外觀之外,頭部的外殼也呈現出蜂窩狀的差異侵蝕外觀。在風化過程中,外殼部份再經過溶解作用、顆粒剝落作用而形成的蜂窩狀的形貌。野柳的風化作用包括化學風化、鹽結晶風化、重複乾濕作用及生物作用,其中尤以鹽風化作用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台灣北部的和平島亦有許多蕈岩排列形成萬人堆的特殊地景。 |
松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擔子菌類白蘑科松口蘑屬。蕈柄長,高約達十公分餘,呈管狀。蕈蓋初為半球形,後呈傘狀,灰褐色或淡黑褐色,蕈褶則呈灰白色,夏秋生於松林地上。芳香味美,可供食用。也稱為「松茸」。
|
蕈狀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火山爆發或原子彈爆炸所形成如蕈般形狀的雲。如:「火山爆發時雖遠在幾百公里外,仍可以清楚看見火山口的蕈狀雲。」
|
香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菌類口蘑科「香菇」的別名。參見「香菇」條。
|
蕈狀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火山凝灰岩構成之土柱,如頂部岩層堅硬,底部較為鬆軟,因受不同之風化作用或雨淋波蝕,即可形成貌似蘑菇之岩柱,稱為蕈狀岩或稱蘑菇岩(mushroom rock),台灣北部野柳即有多樣之蕈狀岩。
|
毒蕈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誤食有毒蕈類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由於毒蕈的有毒成份十分複雜,一種毒素常存於幾種毒蕈中,或一種毒蕈含有多種毒素;毒素含量會隨著生長環境、生長時間及季節等因素而改變;外觀不易分辨有毒或無毒者,因此蕈類中毒時有所見。一般而言,毒蕈可依其腸道症狀產生時間快慢,分為毒性較低及毒性較高兩類;其中腸道症狀產生快者(2小時以內)毒性多較低,此類毒蕈可依其毒性作用再分為(1)神經毒毒蕈中毒:包括了含毒蠅鹼(或稱蕈毒鹼的muscarine)的絲蓋傘屬(Inocybe)及杯傘屬(Clitocybe)蕈類;及含有ibotenic acid及muscimol之毒蠅傘(Amanita muscarina)和豹斑毒傘(...
|
蕈珊瑚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蕈珊瑚科有個體型與群體型類別,行固著或游離(free-living)生活;其中個體型的珊瑚蟲是現生珊瑚中最大的,尤其是蕈珊瑚Fungia的單體直徑可達50cm以上。傳統分類系統中,蕈珊瑚科除珊瑚蟲較大外,是以珊瑚隔片與肋片間發達的複合聯桿(compound synapticulae)與其他石珊瑚類作區別(Hoeksema, 1989);但根據近年分子親緣關係的研究結果(如:Fukami et al., 2008),顯示絲珊瑚科Siderastreidae的沙珊瑚(Psammocora)、星珊瑚(Horastrea)、異星珊瑚(Anomastraea)、篩孔篩孔珊瑚(Coscinaraea)等,...
|
羊肚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菌子囊菌類羊肚菌科之一種食用菇類。菌柄黃色,長五至七公分,菌蓋卵形或橢圓形,徑三至六公分,表面有許多不規則多角形的窩,形似羊肚,可供食用。
|
長身大蕈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1.6–2.4cm,是臺灣最大的大蕈甲,兩側平行的身型,前胸背板和翅鞘上都有紅斑,前胸背板上的紅黑斑紋略有變異。長身大蕈甲的雄蟲中足脛節端部略微彎曲,外側有一個明顯的小齒,雌蟲則無此特徵。大蕈甲科在臺灣有33屬86種的紀錄,長身大蕈甲屬(Encaustes)在臺灣僅本種一種的紀錄。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