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毒蕈中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oxic Mushroom Poison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因誤食有毒蕈類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由於毒蕈的有毒成份十分複雜,一種毒素常存於幾種毒蕈中,或一種毒蕈含有多種毒素;毒素含量會隨著生長環境、生長時間及季節等因素而改變;外觀不易分辨有毒或無毒者,因此蕈類中毒時有所見。一般而言,毒蕈可依其腸道症狀產生時間快慢,分為毒性較低及毒性較高兩類;其中腸道症狀產生快者(2小時以內)毒性多較低,此類毒蕈可依其毒性作用再分為(1)神經毒毒蕈中毒:包括了含毒蠅鹼(或稱蕈毒鹼的muscarine)的絲蓋傘屬(Inocybe)及杯傘屬(Clitocybe)蕈類;及含有ibotenic acid及muscimol之毒蠅傘(Amanita muscarina)和豹斑毒傘(Amanita pantherina);含光蓋傘素(psilocybin)及脫磷酸光蓋傘素之某些光蓋傘屬(Psilocybe)、花褶傘屬(Rhodophyllus)及球蓋菇屬(Stropharia)蕈類;另外還有含幻覺原,可出現複雜的神經精神症狀的橘黃裸傘(Gymnopilus spectabilis)及牛肝菌屬(Boletus)蕈類。(2)胃腸毒毒蕈中毒:某些傘賈屬蕈類含酚或類甲酚化合物,某些乳菇屬(Lactarius)蕈類則含有胃腸刺激物,可引起各種胃腸症狀。至於腸道症狀產生慢者(多在6小時以上)則多具強毒性,其中包括了(1)含有毒傘素(或稱毒鵝膏素,amatoxin)之毒傘(或稱綠帽蕈,Amanita phalloides)、鱗柄白毒傘(或稱鱗柄白鵝膏,Amanita virosa)及環柄菇屬(Lepiota)等。目前主要毒蕈中毒死亡的個案,皆屬此類毒蕈中毒。此類蕈類中毒症狀可分為6期:潛伏期、胃腸炎期(一般在10~14小時)、假癒期、內臟損害期(主要為肝及腎毒,3至4天發生)、神經精神症狀期及恢復期。(2)溶血毒毒蕈中毒:鹿花蕈(Gyromitra esculenta)含鹿花蕈素,可引起溶血性貧血,另可產生變性血紅素血症(methemoglobinemia)、肝衰竭等中毒症狀。(3)腎毒性毒蕈中毒:絲膜蕈屬(Cortinarius)含有orelline及orellanine,可造成類似胃炎的症狀及腎臟衰竭。此外尚有一類含coprine,可產生類似二硫龍(disulfiram)戒斷酒精時症狀之蕈類,如墨汁鬼傘(Coprinus atramentarius)及杯傘屬某些蕈類。對於蕈類中毒之治療,主要以及早洗胃及必要的對症治療為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毒蕈中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