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397.1615 ms
共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歪斜、偏倚。《禮記.曲禮上》:「遊毋倨,立毋跛。」唐.孔穎達.正義:「跛,偏也,謂挈舉一足,一足蹋也。立宜如齊,雙足並立不得偏也。」
腳有殘疾,走起來身體歪歪斜斜,不能平衡。如:「跛腳」。《穀梁傳.成公十年》:「衛孫良夫跛。」《太平廣記.卷一二七.盧叔敏》引《逸史》:「驅跛牛者,乃殺盧生賊也。」宋.梅堯臣〈田家語〉詩:「盲跛不能耕,死亡在遲速。」
腳有殘疾的人。《北史.卷三.魏本紀.高祖孝文帝》:「路見眇跛,停駕親問,賜衣食,復終身。」明.吳寛〈榆〉詩:「古人無棄物,守圃常用跛。」
|
跛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腳有缺陷,不能正常走路。《南史.卷八○.賊臣列傳.侯景》:「南過小城,人登陴詬之曰:『跛腳奴何為邪!』景怒,破城殺言者而去。」
2.腳有缺陷,不能正常走路的人。《花月痕》第五一回:「此時跛腳已生一男一女,都出來叩見。」
|
跛鱉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跛足的鱉行走緩慢,但堅持不懈,依然可以爬行千里。比喻只要努力不懈,雖然條件很差,也會有所成就。《荀子.修身》:「故蹞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淮南子.說林》:「故跬步不休,跛鱉千里;累積不輟,可成邱阜。」
|
跛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殘廢或有疾病,以致行走功能不健全。《新唐書.卷一四七.列傳.王思禮》:「天寶十三載,吐谷渾蘇毗王款附,詔翰至磨環川應接,思禮墜馬,蹇甚。翰謂監軍李大宜曰:『思禮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紅樓夢》第一回:「忽見那邊來了一個跛足道人,瘋狂落拓,麻屣鶉衣。」
|
跛立箕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跛立,站立時重心偏於一足,歪斜不正。箕坐,兩腳張開而坐,形狀像畚箕。跛立箕坐形容人坐立不正,態度無禮。語本《禮記.曲禮上》:「立毋跛,坐毋箕。」
|
手瘸腳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手腳不健全,行動不便的樣子。例:這個乞食仔手瘸腳跛,看起來盡衰過。(這個乞丐手腳不健全,看起來很可憐。)
|
跛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腳殘廢。《莊子.達生》:「汝得全而形軀,具而九竅,無中道夭於聾盲跛蹇,而比於人數,亦幸矣。」
|
瘸手跛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腳皆有殘疾。例:不論係毋係瘸手跛腳,做得歡喜過日仔个人,就係知福个人。(不管是否瘸手跛腳,能快樂過日子的人,就是知福的人。)
|
跛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足跌倒。漢.焦延壽《易林.卷一.屯之困》:「跛躓未起,失利後市,不得鹿子。」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