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5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補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指男子入贅於女家,從女家的,且所生子女從母,目的在得繼煙火,補其世代,故稱為「補代」。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我在這城中住六十年,做富漢三十載,無倒斷則是營生的計策,今日個眼睜睜都與了補代。」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二折:「劉大公家菩薩女,招那莊王二做了補代。」也稱為「布袋」、「贅婿」。
大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俗楊。韓愈言其聰明識道理,能外形骸,以理自勝,因語往來,乃造其廬,留衣服為別。
太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即伏羲氏。《太平御覽.卷七八.皇王部.太昊庖犧氏》:「皇王世紀曰太昊帝庖犧氏風也。蛇身人首,有聖德。」也作「太皞」。
撇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友間互相湊錢聚餐的遊戲。方法是先在紙上畫一叢蘭葉,葉子的數目和參加人數相等,葉根上寫著數目不同的錢數,其中有一葉為免費不用出錢,然後將根部掩蓋起來,由參加聚餐的人,各選一葉並簽上自己的名,各依葉根上之數目出錢。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折:「圍棋遞相,打馬投壺,撇蘭攧竹,寫字吟詩。」《文明小史》第四○回:「逢之要請眾人去吃館子,子由不好意思道:『我們還是撇蘭罷。』」
天開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天帝明察人間善惡,報應不爽。《元曲選.舉案齊眉.第四折》:「怎能勾虎榜名標,誰想今朝,天開眼自然報。」《水滸傳》第六二回:「你這財主們,閑常一毛不拔。今日天開眼,報應得快。」
負老提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著老人,牽著小孩。形容民眾成群結隊行動的情景。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九.第五十二神仙》:「當期之世,水旱蝗蟲,五穀飢貴,兵革並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負老提幼,散流他方。」也作「負老攜幼」。
名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登記名的簿冊。如:「戶口名簿」。也稱為「名籍」、「名冊」。
法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韋,潤州延陵(江蘇丹陽縣延陵鎮)人。禪宗牛頭派的創始人。十九歲從三論宗僧炅法師剃度,後從大明法師等鑽研三論和華嚴、般若、法華、大集等經論,因未能在修行上突破,遂入山習定二十年。唐武德七年房玄齡奏請淘汰寺廟僧徒,法融即挺身入京上表陳理。貞觀十年,入牛頭山參究佛法,數年間,同住的法侶有百餘人。貞觀二十一年後先後講說《法華經》、《大品》、《大集經》等。顯廣二年圓寂。牛頭宗法系的成立,是中唐以後的事。自劉禹錫的〈融大師新塔記〉、〈李華故徑山大師碑銘〉、〈故左溪大師碑〉有法融得道信印可的傳說。雖然法融思想和禪法啟南宗頓悟說的先河,但法融和道信的禪法實大不相同。
攻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攻下、佔領。如:「秦末劉邦攻進咸陽城後,曾與百約法三章。」《三國演義》第一八回:「鹿角多半毀壞,意將從此處攻進。」
通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交名帖求見。古時將名寫在木片或竹片上,拜訪他人時,投遞之以表示自己的身分,一如現今名片。《史記.卷八.高祖本紀》「乃紿為謁」句下唐.司馬貞.索隱:「謁謂以札書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載錢穀也。」唐.李商隱〈為同州張評事謝聘錢啟〉:「辦裝無闕,通刺有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