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法相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創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稱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學,從戒大師學習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國後將之翻譯。由其弟子加以傳揚,而形成一宗派。其學說主要在闡明一切現象。因心識才存在;無心識則無現象之理。唐武宗滅法,因典籍慘遭焚毀從此一蹶不振。也稱為「唯識宗」。
磨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消磨、蹉跎時光。元.張可久〈折桂令.劍空彈月下〉曲:「故紙上前坎坷,醉鄉中壯士磨跎。」
府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掌府政的官。唐.杜甫〈課伐木〉詩:「城中府主,處貴如白屋。」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七齣:「府主坐黃堂,夫人傳示,衙內敲梆。」
大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始於唐中宗景龍二年。宋沿襲之,昭文館、集殿置之。明代專設之,為宰輔之官,職務為批答奏章,整理政務。清沿之,為文臣中職位最高者。
旁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各方徵求。漢.孔安國〈書經序〉:「開設學校,旁求儒雅。」《文選.孔融.薦禰衡表》:「旁求四方,以招俊。」
百計千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能想到的計謀。如:「他用盡百計千謀,終於獲得美人芳心。」元.尚仲《單鞭奪槊》第二折:「據著他全忠盡孝真良將,怎肯做背義忘恩那死囚,乾費了百計千謀。」
名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名的臣。《漢書.卷六.武帝紀》:「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名臣文武欲盡。」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昔上將之恥,絳侯幽獄;名臣之羞,史遷下室。」
頭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先前、剛才。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二折:「張良,你這會容顏,比頭裡不同,你今日日當卓午,必然遇著人,指教你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不消去查,是你『秋胡戲』,從頭裡就『號啕痛』了,怕你心焦,我沒做聲。」
名下無虛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盛名的人必有真才實學,名實相符。指名不虛傳。《元史.卷一六四.列傳.李之紹》:「凡翰林應酬之文,積十餘事,併以付之。之紹援筆立成,併以稿進。燧驚喜曰:『可謂名下無虛士也。』」《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名下無虛士,果是人。」
賓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賓客之禮相待。《三國志.卷二三.魏書.和常楊杜趙裴傳.裴潛》:「裴潛字文行,河東聞喜人也。避亂荊州,劉表待以賓禮。」晉.陸機〈辯亡論〉:「賓禮名而張昭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