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另起爐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楊潮觀《吟風閣雜劇.汲長孺矯詔發倉》:「我呵,怎做得好好先生!幾番要另起爐灶,與此官永斷葛藤,圖得個金蟬脫殼,別尋個白虎騰身,且喜昨日得了個任滿陞遷的喜信,這也是我儻來富貴,說不盡那過去光陰。」
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受到別人幫忙、款待或重視時所用的客套話。如:「承蒙熱情贊助,感激不盡。」《老殘遊記》第六回:「承蒙不棄,拿我兄弟還當個人,我有兩句放肆的話要說,不管你先生惱我不惱我。」
感激涕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感激不盡
瀏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略看看。《文明小史》第二七回:「而且孤山迤平,雷峰突兀,一時亦瀏覽不盡。」也作「流覽」。
不倫不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雜說上》《公羊》云:「許世子止弒其君。」「曷為加弒?譏子道之不盡也。」其次因言樂正子春之視疾,以明許世子之得罪。尋子春孝道,義感神明,固以方駕曾、閔,連蹤丁、郭。苟事親不逮樂正,便以弒逆加名,斯亦擬失其流,責非其罪。蓋公羊、樂正,俱出孔父門人,思欲更相引重,曲加談述。所以樂正1>行事,無理輒書,致使編次不倫2>,比喻非類,言之可為嗤怪3>也。 〔注解〕 (1) 樂正:樂正子春,春秋人,生卒年不詳。曾子弟子,事親至孝。 (2) 不倫:不合道理,不像樣。 (3) 嗤怪:可笑而奇怪。嗤,音ㄔ,譏笑。
一氣呵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代胡應麟所撰《詩藪》一書,是以個人觀點評論周、漢以來,至於六朝、唐、宋、元、明的古體與近體詩,遍論歷代作者的優劣。此篇所論及者,即唐代杜甫作的〈登高〉詩。此詩是一首七言律詩,內容為:「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此詩非但每一個句子都合於詩律,甚至是每一個字都不偏不倚地恰到好處,因此全詩首尾貫通,氣勢流暢。猛然讀來,感受不到刻意作對的工巧,細細剖析之後,才會發現其實每一字都對得絲毫不差。胡應麟稱此詩的用字與造句只有杜甫一人可作,不但前無古人,而且後無來者,故盛讚其為曠世之作。胡氏以為杜詩鍛鍊字...
漸入佳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西遊記》第八二回:「長老攜著那怪,步賞花園,看不盡的奇葩異卉。行過了許多亭閣,真個是漸入佳境。」
樹倒猢猻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時有個叫曹詠的人,他依附當時權勢最大的秦檜,因此而飛黃騰達,做了大官,富貴榮華享用不盡。家鄉的人都來巴結,唯獨他的大舅子厲德新不願奉承他,讓他心生怨恨。厲德新當時在家鄉做里長的職務,曹詠利用權勢,要他的長官對他百般刁難,但厲德新一直咬牙隱忍,不肯屈服。後來秦檜死了,依附他的人也跟著失勢。厲德新寫了一篇〈樹倒猢猻散賦〉,派人送給曹詠。將秦檜比喻為大樹,而像曹詠這樣依附他的人則如樹上棲息的猴子,大樹一倒,猴子們也跟著四散。果真不久後,曹詠就被貶到南方偏遠的新州,最後死在那裡。後來「樹倒猢猻散」就被用來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失勢,其依附者隨即散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正。如:「改錯」、「改正」、「改過自新」。
變換。如:「改變」、「改行」、「改組」、「改觀」、「改弦易轍」。
批閱。如:「批改」、「改考卷」。
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基督教及天主教的入教禮。各教派的洗禮儀式和禮儀不盡相同,有的將受洗者的全身或半身浸入水中,有的在受洗者的額上灑水或滴水。行禮時,施洗禮者必須口誦規定的禮文,並奉三位一體真神之名宣告:「我奉聖父、聖子和聖靈的名為你施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