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匹夫之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越語上》1>國之父兄請曰:「昔者夫差恥吾君於諸侯之國,今越國亦節矣,請報之。」句踐辭曰:「昔者之戰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與知恥?請姑無庸戰。」父兄又請曰:「越四封之內,親吾君也,猶父母也。子而思報父母之仇,臣而思報君之讎,其有敢不盡力者乎?請復戰。」句踐既許之,乃致其眾而誓之曰:「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恥也,而患其眾之不足也。今寡人將助天滅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進旅退2>。進則思賞,退則思刑,如此則有常賞。進不用命,退則無恥,如此則有常刑。」果行,國人皆勸,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終究。唐.王建〈歲晚自感〉詩:「一向破除愁不盡,百方回避老須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思。《易經.繫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唐.杜牧〈答莊充書〉:「是意能遣辭,辭不能成意,大抵為文之旨如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示重複或反覆。如:「一天又一天」、「看了又看」。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但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的專門用語,通常表示特別或除外的意思。在法律條文中,都訂有明確的正面意義,有時正面的意義不盡周全,就訂「但書」來作補充。因在法律條文的句端冠以「但」字,故稱為「但書」。引申為有條件的協約。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便表示要請他當國師,讓他以後每天有美食可享用、有華車可以乘坐,連妻子都有漂亮的衣服穿,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但是,顏斶卻推辭了,寧願回歸鄉里,過平淡的生活,並說自己可以「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意思就是沒有肉吃的話,就把吃飯時間挪晚,等餓一點再吃,吃起飯來就會更香,當作是吃肉;沒有車子坐,就悠閒安穩地走路,當作是乘車。他認為已經向君王進過忠言,就盡了人臣的義務,不需要再留在宮中,便向宣王拜別而去。古代貴族出行必乘車,故用「安步當車」來稱人安貧樂賤,後亦用於形容人態度悠閒從容。
擢髮難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數」條。 01.清.李漁《凰求鳳.第一五齣》:「這罪名不淺,這罪名不淺!便是罄竹書,擢髮數,也說不盡許多不善。」
繽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亂而繁盛的樣子。晉.陶淵明〈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只見園中香煙繚繞,花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氣象,富貴風流。」
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醒世姻緣傳》第一八回:「六七年不到家的人,一旦衣錦還鄉,那親戚看望,送禮接風,這是形容不盡,不必說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可、允許。如:「容許」。《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竊感古人一飯之報,況言嗹遇而容不盡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