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包庇、掩蔽。如:「袒護」、「庇護」。《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仲尼不假蓋於子夏護其短也。」《清史稿.卷一四九.交通志一》:「張之洞翻然悔悟,不護前非,仍擬借款築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水中可供交通的穴道。《山海經.中山經》:「(合水)多鰧魚,狀如鱖,居逵。」晉.郭璞.注:「逵,水中之穴道交通者。」《文選.郭璞.江賦》:「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潛逵傍通,幽岫窈窕。」
偏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離市區較遠,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的地方。《文明小史》第一五回:「可歎我們生在這偏僻地方,好比坐井觀天,百事不曉。」
多難興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以來,想倚仗險要地勢、戰馬,和鄰國的災難來取勝,是三件危險的事。古代的聖王都是以盡力修養德行和上天交通,沒聽說他們會專門依恃險要的地勢與戰馬的。而鄰國的災難,也是不可猜測的。也許因為國家多難,反而使國防更為鞏固,疆土更為擴大;也許因為國家無難,反而招致滅亡,失掉疆土。所以鄰國是否有難,您一定不可任意猜測。」晉平公聽了,便答應了楚王的要求。後來「多難興邦」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國家多難,則上下團結奮發,促使邦國更加興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馬(horse)1.1 普氏野馬1.2 關鍵字1.3 參考書目 馬(horse)1.在大陸地區,養馬的人很多,過去,他們用馬當作是交通工具、拉車或耕田。但馬車在現在其實並不常見,原始的人類其實食用馬肉,等人類有了文化以後,才知道利用馬來做事,早期人類利用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搬東西,也不是耕田,而是打仗。馬一般雄壯、漂亮,除了跑得快外,牠的聽覺、嗅覺、視覺也都很好,在所有獸類中,馬的體型算是最好最勻稱的了。不過馬的祖先可是與現在長的一點也都不相同,牠原本的模樣,竟然跟狐狸差不多。雌馬在兩三歲便已經成熟,懷孕期約三百...
暗度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度陳倉」的「陳倉」是地名,地當雍梁之衝,漢魏以來為攻守要地。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後,分封有功者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他在前往封地漢中時,聽從張良的建議燒毀對外交通的棧道,一方面杜絕其他諸侯率兵襲擊,一方面表明沒有和項羽爭奪天下之意,以獲得信任。但事實上,他卻採用韓信的計策,暗地裡由陳倉出兵攻打雍王章邯,進而平定三秦,取得關中。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暗度陳倉」,用來比喻出其不意、從旁突擊的戰略,亦用來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亦用來比喻男女私通。如《金瓶梅詞話》第六九回:「此是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應二爹用「暗度陳倉」指西門慶與李桂姐之間的曖昧情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操縱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的行動。如:「行駛」、「駕駛」、「駛入港口」。
橋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橋。為架在河面上,便利兩岸交通的建築物。《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至莒縣陽周水,而莒橋梁頗壞。」《三國演義》第四二回:「曹操多謀:汝不合拆斷橋梁,彼必追至矣。」
儘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可能的力量。如:「儘量做好分內的工作。」也作「盡量」。
澈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貫通到底。[例]市長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澈底整頓混亂的交通。 △徹底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