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方的藩屬。《隋書.卷一一.禮儀志六》:「東西南北四藩諸國王章,上藩用中金,中藩用銀。」唐.杜甫〈客居〉詩:「儒生老無成,臣子憂四藩。」
白虎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的宮殿。漢章帝時曾會集大夫、博士、儒生等多人於此地講議五經同異。《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於是下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會白虎觀,講議五經同異。」
洪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識淵博的儒生。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六七:「洪生資制度,被服正有常。」
活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處可用的套話。指俗諺常談。清.黃宗羲〈柳敬亭傳〉:「𡩋南不知書,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援古證今,極力為之,𡩋南皆不悅;而敬亭耳剽口熟,從委巷活套中來者,無不與𡩋南意合。」
高冠博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大的帽子,寬大的衣帶,為舊時儒生的裝束。後亦指穿著禮服。《墨子.公孟》:「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也作「峨冠博帶」。
泉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下、陰間。《喻世明言.卷三二.遊酆都胡母迪吟詩》:「右仰普掠獄官,即啟狴牢,引此儒生,遍觀泉扃報應,毋得違錯。」
宴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餘閒暇之時入見天子。《漢書.卷七五.京房傳》:「房嘗宴見,問上曰:『幽厲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後漢書.卷四八.爰延傳》:「帝以延儒生,常特宴見。」
金華殿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成帝時,鄭寬中、張禹朝夕入金華殿說《尚書》、《論語》之事。典出《漢書.卷一○○.敘傳上》。後指儒生常談。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尹與桓宣武共聽講《禮記》,桓云:『時有入心處,便覺咫尺玄門。』劉曰:『此未關至極,自是金華殿之語。』」
俚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淺陋的儒生。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所謂五臣者,真俚儒之荒陋者也,而世以為勝善,亦謬矣。」宋.陸游〈謝參政啟〉:「分章析句於蓬樞甕牖之下,學但慕於俚儒。」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