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閨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賢淑有才德的女子。如:「大家閨秀」。《鏡花緣》第一回:「其中所載,設或俱是儒生,無一閨秀,我輩豈不減色?」《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姑娘是位施恩不望報的英雄,況又是輕年閨秀,定不肯受禮。」
刮目相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時間,孫權就舉自己、漢光武帝及曹操的例子來勉勵他。於是他開始發奮學習,到後來看過的書籍,甚至比一般儒生還多。吳國另一位將軍魯肅在代理周瑜的職務期間,有次巡視呂蒙駐守的營區,本來魯肅也有一點輕視呂蒙,但卻在議論事情時說不過他,於是拍著呂蒙的背說:「我一直以為你只會帶兵,沒想到你學識這麼淵博,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學識淺陋的呂蒙了。」呂蒙回答:「士三天不見,就應該讓人刮目相待。」後來「刮目相看」即從這裡演變而來,形容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含有重新評定、認識的意義。
封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帝王在泰山上築壇祭天稱為「封」;在梁甫山除地祭地稱為「禪」。秦漢時特重此禮。《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唐.李商隱〈韓碑〉詩:「傳之七十有二代,以為封禪玉檢明堂基。」
腐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陳腐不合時宜的儒生。《荀子.非相篇》:「故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腐儒之謂也。』」《三國演義》第二三回:「腐儒舌劍,反自殺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眾多。晉.傅咸〈皇太子釋奠頌〉:「濟濟儒生,侁侁胄子。」
俠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仗義助人的氣概。《後漢書.卷七五.袁術傳》:「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後頗折節。」宋.蘇軾〈答范淳甫〉詩:「而今太守老且寒,俠氣不洗儒生酸。」
講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講解傳授。漢.王充《論衡.謝短》:「夫儒生之業五經也,南面為師,旦夕講授章句,滑習義理,究備於五經可也。」《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直講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經術講授。」
諸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眾儒生。泛指在學的人。《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參盡召長老諸生,問所以安集百姓。」《漢書.卷四三.叔孫通傳》:「臣願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
蓬首垢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乘時侈靡,以輿馬聲色佚游相高,莽獨孤貧,因折節為恭儉。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陽朔1>中,世父2>大將軍鳳3>病,莽4>侍疾,親嘗5>藥,亂首6>垢面7>,不解衣帶連月。鳳且死,以託太后及帝,拜為黃門郎,遷射聲校尉。 〔注解〕 (1) 陽朔:漢成帝的年號(西元前24∼前21)。 (2) 世父:稱謂。稱嫡長的伯父。今用為伯父的通稱。 (3) 鳳:即王鳳(?∼西元前22),字孝卿,漢東平陵人。孝元皇后兄長。成帝立,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王氏子弟分別位居要津,掌握朝政,至王莽代漢,建立新朝。 (4)...
上為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上行下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經學是漢代主要的學術思想,卻一直存在著的今文經和古文經之間的論爭。在東漢章帝時,曾召集當時許多著名的博士、儒生在白虎觀論辨異同。會後,班固把討論成果集結成《白虎通》一書。〈三教篇〉指出「夏人之王教以忠」、「殷人之王教以敬」、「周人之王教以文」。並強調「教」,即是讓在下位者有所倣效,也就是在上位者怎麼做,在下位者就跟著怎麼做。所以《孝經》、《論語》等經書都指出「教」對於化育人民的重要。《詩經》則更明確的說到,在上位者之所以教導在下位者,目的就是要人民跟著效法。後來「上行下效」這句成語就由此演變而出,用來指在上位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起而效法。  在...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