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陟罰臧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內容4 相近詞5 相反辭6 例句7 修辭8 參考資料 解釋 即「陟罰臧否」,賞善罰惡。陟,登,升(書經 舜典 「汝陟帝位」)。 臧,善 。 否,惡。 罰,懲罰。將善人,好的人才做晉升,給予更高的官職。對於惡人,不善之人的位階降職或給予罰處。遷升降罰官吏或褒貶評論官吏。 出處《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具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故事內容 出師表中,諸葛亮在軍隊出征前寫給劉幼主,文中最重要的旨意在於勸戒...
鉅細靡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要的或不重要的都不會遺漏。比喻做事很仔細。如:「這本書資料詳實,內容鉅細靡遺,是不可多得的參考書。」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講述了一個叫淳于棼的人,做夢到大槐安國做了南柯太守,享盡榮華富貴,醒來卻發現只是短短的一個夢,而所謂的大槐安國也只不過是住宅南邊大槐樹下的螞蟻窩 2.語譯比喻一場空歡喜,也形容做了一場大夢 3.故事內容有個叫淳于棼的人做了一個夢,到大槐安國做了南柯太守,飛黃騰達,享盡榮華富貴,醒來卻發現只是短短的一個夢。 4.相...
方興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艾,停止。正在發展,沒有停止,比喻事態正在蓬勃發展。#語出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
明日黃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味可言,並進一步申述菊花漸漸枯萎,連戀花的蝶兒也要發愁了。典源又見宋.蘇軾〈南鄉子.霜降水痕收〉詞。內容則是表述蘇軾被貶到黃州後對於時不我予的感慨。後來「明日黃花」就用來比喻過時的事物。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境的影響,常讓他有志不得伸,因此藉著文字,把志向和生命發揮到極致,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要有充實的思想內容,一掃南北朝以來形式主義為主的浮華文風。帶動了文學上的改革,不僅影響了當代,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宋代,振興了散文,稱之為「古文運動」。這一篇是韓愈抒發對社會、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個姓談的書生寫了一篇〈崔山君傳〉,對不合理的社會現狀,表達了憤恨,以及憎恨邪惡的勢力,似有著隱遁的決心。而這個部分讓他覺得一般人很少能夠不與禽獸異物相同,而將人類應有的性情發揮到極致的。韓愈對人生所抱持的態度是屬於入世的,因為遵行儒家思想,對於社會應當貢獻己力,而非佛老那種出世、無為的消極生活態度。後來「憤世嫉俗」這句...
信口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口雌黃」原作「口中雌黃」。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時代環境的動盪不安,道家老子和莊子的清靜無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許多人都喜歡以老莊思想為談論內容,王衍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每每在談論老莊玄妙的哲理時,總能侃侃而談,即使是講錯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說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隨口改正,彷彿嘴裡含了雌黃,隨時改正,所以大家都稱他是「口中雌黃」。後來「信口雌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顧事實真相,而隨口亂說或妄作批評。出現「信口雌黃」的書證如清.張雲璈〈察吏行〉:「太守觀察本切近,豈肯信口生雌黃。」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於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13>為之紙貴。 〔注解〕 (1) 欲賦三都:指作〈三都賦〉,該賦內容描寫三國時代魏都城鄴城、蜀都城成都、吳都城建業的富庶壯麗。 (2) 會妹芬入宮:正好左思的妹妹左芬被選入宮。會,適、值。芬,人名,指左芬,左思之妹,西晉人,生卒年不詳,長相醜陋,然擅於文詞,被武帝選入宮中,以才德見稱,後為貴嬪。 (3) 詣:音|ˋ,拜訪、進見上級或長輩。 (4) 著作郎:職官名。三國魏明帝時設置,隸屬中書省,掌理修撰國史;晉時改隸祕書省,稱大著作。 (5) 張載:字孟陽,晉安平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文學家,官至中書侍郎。性閒雅,博學能文,有詩文多篇行世。 (6) ...
門庭若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庭若市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戰國策。齊策>: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2.語譯形容來者眾多 3.故事內容<戰國策>有這樣一個故事:齊國大夫鄒忌面容清秀,十分英俊。有一天早上,他穿戴完畢,對著鏡子照了又照,而後問他的妻子:「我跟城北徐公哪一個漂亮阿?」他妻子回答:「當然是你漂亮,徐公哪裡能夠跟你比呀!」﹝徐公也是一位美男子﹞鄒忌有點不太相...
鳳毛麟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說明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鳳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王敬倫(1)風姿似父,作侍中(2),加授桓公(3),公服從大門入。桓公望之,曰:「大奴(4)固自有鳳毛(5)。」「麟角」:三國魏.蔣濟〈萬機論〉(據《太平御覽.卷四九六.諺下》引)學者如牛毛(6),成者如鱗角(7)。(1) 王敬倫:王劭,字敬倫,晉臨沂人,王導第五子,生卒年不詳。風姿美麗,得桓溫器重。官至尚書僕射、吳國內史。(2) 侍中:職官名。秦置五人,往來殿內東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