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23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搖旗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玉簫出面來勸他:說他代天子出征,不學雲間飛翔的鳳鳥,倒像井底青蛙,在這兒帶著兵士搖旗吶喊,弄得塵土到處亂飛,是多麼不懂事呀!這裡的「搖旗吶喊」就是軍陣喊威的意思。
喇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形容人多話,到處宣傳。如:「他真是個大喇叭,無論聽到什麼消息,立刻到處廣播。」
風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采、神情。如:「但願一見先生風情,以遂平生之願。」《晉書.卷七三.列傳.庾亮》:「元帝為鎮東時,聞其名,辟西曹掾。及引見,風情都雅,過於所望,甚器重之。」
2.風雅情韻。如:「大夥兒都聽出這番話中暗藏情意,唯獨當事人不解風情,毫無反應。」清.趙之壁《平山堂圖志.卷六.藝文志四》引清.符曾〈上元後一夕南圻招遊平山堂看月四首〉詩之三:「見說山行不待呼,帽簷花壓笑胡盧。風情未許消磨盡,還有春愁到客無。」
3.風土人情。如:「這家餐廳之裝潢,充滿著異國風情。」
4.風月景色的意趣。
5.人與人彼此間情愛之事。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非是貧姑硬主張。為他年少守空房。觀中怕惹風情事。故使機關配白郎。」《水滸傳》第二四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閙茶肆。」《金瓶梅詞話》第九八回:「料此婦人一定好風情,就留下一兩銀子在屋裡吃酒,和王六兒歇了一夜。」
四海為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帝業宏大富有,天下一統。《漢書.卷一.高帝紀下》:「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後世有以加也。」唐.楊烱〈少室山少姨廟碑銘.序〉:「建都邑,正方位,劃崇墉,刳濬洫,必憑天地之險,然後四海為家。」
2.天下無處不可居住。唐.陳諷〈連理樹賦〉:「四海為家,豈必移根於上苑?」明.羅貫中《風雲會》第一折:「四海為家,寸心不把名牽掛。」
3.稱人漂泊無定所。《隋唐演義》第四一回:「但李密身如飄蓬,四海為家,何暇計及家室?」
流離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顛沛流離反義:安居樂業辨似: 「流離失所」及「顛沛流離」都有流亡離散、到處遷徙的意思。 「流離失所」側重於無安身之處;「顛沛流離」則側重於生活困頓受挫。 流離失所 顛沛流離 辨似例句 ○ ㄨ 政府將~的災民安頓在組合屋中。 ㄨ ○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從此可以結束~的生活。
張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排、籌備。[例]她到處張羅,才把買房子的錢籌足了。
合浦珠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漢時合浦郡內產珍珠,居民從海港中採集珍珠,以換取生活所需的米食為生。之前在此任職的官吏,大多貪汙不法,將人民採集的珍珠,幾乎據為己有,也因為濫採,珠蚌後來都遷移到別處。導致合浦郡再也沒有生產珍珠,人民因此無法維持生活,於是,路上到處都可看見因為飢餓而死的人。後來孟嘗到此任職,一改之前的弊端,推行教化,端正風俗,一年之後,珠蚌再度回來,合浦郡又恢復盛產珍珠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合浦珠還」,比喻物品失而復得,亦用於比喻人離開而復返。
翻箱倒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到處尋找。如:「你翻箱倒櫃的,到底在找些什麼?」也作「翻箱倒籠」、「翻箱倒篋」。
鑼鼓喧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氛熱鬧非凡。[例]迎神賽會裡,到處都是鑼鼓喧天的歡樂場面。
招搖撞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名炫耀,到處詐騙。《紅樓夢》第一○二回:「那些家人在外招搖撞騙,欺凌屬員,已經把好名聲都弄壞了。」《老殘遊記》第一八回:「你若借此招搖撞騙,可要置你於死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