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0.25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樂府詩裡有一首〈木蘭詩〉,敘述一位女子代父從軍的故事。這個名叫木蘭的女孩子,有天在織布時,突然停下來嘆氣,煩惱著日前朝廷下了徵召令,要召她父親上戰場。木蘭覺得父親年事高,可能無法承受戰地生活,而家裡也沒有哥哥可以代父親上戰場。於是,孝順的木蘭決定自己女扮男裝,代父親去從軍。在軍中,木蘭憑著堅忍不拔的精神,過了十二年都沒被發現是女兒身,還建立了不少功績。凱旋歸來後,她婉拒了君王賞賜的官位,只要求能回鄉過原本的生活。木蘭回到故鄉後,家人非常高興地迎接她。她回到房間,脫下軍裝,換回女兒裝,出來與同袍見面,大家都驚訝得不得了,這個在軍中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竟然是個女孩子!〈木蘭詩〉最後以兔子來比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猶。《論語.陽貨》:「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孟子.告子下》:「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1.用於句末,相當於「兮」、「罷了」。《詩經.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華乎而!」《論語.微子》:「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咫尺天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揚雄〈長楊賦〉:「且盲者不見咫尺,而離婁燭千里之隅。」可見到「咫尺」一詞,用來形容距離很近。宮詞,是指專詠宮中瑣事的詩。唐代李中詩:「門鎖簾垂月影斜,翠華咫尺隔天涯。」意思是美人獨自在門戶深鎖簾幕垂下的房裡,望著窗外西斜的月亮,心想皇帝明明就在不遠的宮殿裡,卻見不到面,感覺好像相隔得很遙遠。後來「咫尺天涯」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相距雖近,卻有如相隔天涯一般,無緣相見。
恬不知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恬不知恥」條。 01.清.閻爾梅〈房琯論〉:「軍法:『大將失律者斬。』琯失律,宜斬;不斬而罷,屬非法,尚恬不知愧,賓客盈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鑽子之類的器具在物體旋轉穿洞。如:「鑽洞」、「鑽孔」。《論語.陽貨》:「鑽燧改火,期可矣。」
含飴弄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人之所以希望做官、封侯,是為了要上奉祭祀,下求溫飽,能夠侍奉長者。而在這方面,我的幾個兄弟們都經足夠了。現在社會上正遭逢困境,穀價上漲了好幾倍,我因此日夜憂心,坐立不安。在這個時候,實在不應該再談分封外戚爵位的事。等到國家安定、年年豐收的時候,你就可以依著自己的意思去處理政事,而我也自然可以含著糖逗弄著小孫子,過著悠閒的生活,不再過問國家大事了。」後來「含飴弄孫」被用來形容老年人恬適悠閒的生活樂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照、相比。《荀子.不苟》:「言之光美,擬於舜禹,參於天地,非夸誕也。」南朝梁.沈約〈長安有狹斜行〉:「咸陽不足稱,臨淄孰能擬。」
5.打算、想要。唐.秦韜玉〈貧女〉詩:「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宋.李清照〈武陵春.風住塵香花盡〉詞:「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江郎才盡」條。 01.清.李漁〈次韻和顧赤方見贈〉詩三首之二:「負君白眼為予青,才盡江淹鬢星。」  參考詞語︰江郎才掩注音︰ㄐ|ㄤ ㄌㄤˊ ㄘㄞˊ |ㄢˇ漢語拼音︰jiāng láng cái yǎn釋義︰猶「江郎才盡」。見「江郎才盡」條。 01.《隋唐演義.第三六回》:「煬帝好大喜功,每事自恃有才,及至征蠻草詔,便覺江郎才掩。」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屠殺城裡的百姓,殺害經投降的秦王子嬰,並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後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關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豐饒,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曰:「天下初作難也,俊雄豪桀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襲,飄至風起。當此之時,憂在亡秦而。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3《漢書.卷八三.薛宣朱博傳.薛宣》朕既不明,變異數見,歲比不登,食廩空虛,百姓飢饉,流離道路,疾疫死者以萬數,人至相食,盜賊並興,群職曠廢,是朕之不德而股肱不良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