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願以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冬,韓愈擔任袁州刺史。袁州為南昌屬邑,本來想這下子應該有機會「寄目償所願」。哪裡知道,為人屬下,事情一忙,機會仍然錯失。這裡的「寄目償所願」就含有「如願以償」的意思。後來「如願以償」這句成語可能就是由此演變而出,指心願得以實現。當然,更明確的用法,出現在清朝曾國藩〈署安徽司稟陳管見數端伏候裁擇由〉文:「惟軍情瞬息千變,不知將來能如願以償否耳?」也見於《官場現形記》第四六回提到有個人叫巴祥甫,送了重禮給童子良,童子良因此向撫臺大人說好話,「後來巴祥甫竟其如願以償,補授臨清州缺」,也就是當上了官。如果採取較寬的標準,當然韓愈的文章可以說...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人體心竅不通。後用以比喻人一無所知。語本《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句下漢.高誘.注。[例]他本來對電腦的操作一竅不通,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已經得心應手了。
老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氣橫秋」這句成語,也許是從孔稚珪所寫的〈北山移文〉中,「霜氣橫秋」一句演變而來。孔稚珪,南朝齊人,為人淡泊清高,好寫作而不樂俗務。他寫的這篇移文主要是藉北山山神的口氣,來諷刺當時有一些人表面像是隱者,心裡卻想得到朝廷的重用。文章中被諷刺的主角周顒就是這樣的人。本來周顒來到北山隱居,那種風度情調,有如張射的日光;凜若嚴霜的氣勢,瀰漫秋日的天空。令人覺得連古來的隱者許由、巢父、務光、涓子都不如他。哪裡知道,他一聽朝廷召喚,馬上動身赴任,把隱居一事當成他成名的晉身階。所以說〈北山移文〉就像是一篇「北山山神的文告」。北山山神貼出文告,告知世人周顒就是這樣一位心在官位的「朝隱」者。文章中的「霜氣橫秋...
心心相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禪宗主張不立文字,認為禪理不可言說,而斷際禪師的《傳心法要》就是延續此說。他強調在禪理的實踐中,心就是本體、核心,是眾生本來就具有而永不變易的佛性;禪修的目的在於保住本心,不起妄念,不假外求。他還特別強調實際生活中「心即無心」的道理。在一切行住坐臥中,但求無心,即不起妄念,這就是佛心了。因此修行時,不須透過語言、文字,以己心和佛心相印證,領悟佛的真理,就是「以心印心」了。後來「心心相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也用來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用「流水落花」來描述自己亡國前的種種已經不可再行擁有,現在和過去猶如天上人間般的不同。這裡「流水落花」詞序雖然顛倒,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後來「落花流水」多被用來形容零落殘敗,雜亂的景象。
專心致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奸臣小人又來動搖大王的決心,我就算能讓大王萌生一些向善的念頭,又有什麼用呢?就拿下圍棋的技能來說,這本來是個小技術,但是假使不能專心學習,就得不到它的精妙。弈秋,是全國聞名的棋手,讓他同時教二個人下圍棋,一個專心一志,集中精神的聽從老師的教導;另一個卻心不在焉,老想著會不會有大鳥飛來,要如何拉弓射鳥等等。雖然二個人同時學圍棋,但效果一定是不同的。是他的聰明才智不如人嗎?不是,只因他沒有專心學習罷了!」後來原文中的「專心致志」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指專一心思,集中精神。
一帆風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帆風順,若照字面上來看,就是指船帆張開,一路順風。這本來是行駛帆船,自然產生的一種景象,但也切合了行船人的期盼心理,因為「一帆風順」代表的就是一路暢通,一路順利。在文獻中,出現這句話比較早的是楊萬里的〈曉出洪澤霜晴風順〉詩。楊萬里,西元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南宋詩人。他的詩在當代頗具影響力,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早年從江西詩派入手,中年以後轉而批評江西派的弊病,從而走上師法自然的創作道路,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號為「誠齋體」。典源的這首詩是描寫自然景色,以及和朋友之間送行的經過:一連下了好幾晚的雨,冷冽的空氣使得岸邊的江水像雪一樣的凝凍起來,水波晃動,日光照進了船上。而我們正...
不知所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所云」就是不知道在說些什麼,本來是自謙講得很雜亂,缺乏條理,後來多用於貶意,形容言語模糊或內容空洞。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國蜀漢琅琊郡陽都人。避亂荊州,劉備三訪其廬乃出。為人足智多謀,忠心耿耿。曾敗曹操於赤壁,佐定益州,使蜀與魏、吳成鼎足之勢。劉備歿,輔助後主劉禪,封武鄉侯。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與魏長期爭戰,後鞠躬盡瘁,卒於軍中,諡號忠武。諸葛亮出師討伐魏前,曾撰寫〈出師表〉給後主劉禪,勸誡他要親近賢人,遠離小人,並且惕勵自省。文末諸葛亮寫道︰「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意思就是我諸葛亮將要出征,心情激動,一時之間涕淚直流,不知道該說什麼了,而在...
支吾其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含混牽強的言語,搪塞應付他人。《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余藎臣見王小五子揭出他的短處,只得支吾其詞:『他的差使本來要委的了。銀子是他該我的,如今他還我,並不是花了錢買差使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最初的、本來的。如:「原文」、「原著」、「原油」、「物歸原主」。
本來。唐.薛能〈贈隱者〉詩:「甘貧原是道,苦學不為名。」《紅樓夢》第四二回:「賈母原沒有大病,不過是勞乏了,兼著了些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