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欺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是對此種現象的一種反省。在書中列有「題古塔主兩種自己」一節,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覺禪師之口,說明佛法本來不能用任何事物來加以比喻,因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無實體,只是空,根本無法描述。所謂的「兩種自己」,就是落入了形體的對立之中,不合於禪宗的主旨。這些人被自己侷限的想法所蒙蔽,還認為自己繼承了禪宗的正統,並向信徒們傳揚他的思想,更是自己欺騙自己,又欺騙了他人。原文中的「自欺欺人」,就是用來比喻不但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本來。唐.白居易〈嵩陽觀夜奏霓裳〉詩:「開元遺曲自淒涼,況近秋天調是商。」
自命不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久而久之,便為創作《聊齋志異》打下了基礎。而蒲松齡處理這些民間傳說時,除改口語為文言之外,大體保留其本來面貌,故本書亦可做為研究當時社會背景的參考資料。在〈楊大洪〉中,蒲松齡敘述了楊漣的故事。楊漣確有其人,明朝人,號大洪,個性磊落有節操,官至左副御史。天啟四年,楊漣上書彈劾閹黨魏忠賢,次年被陷害入獄而死,在湖北一帶流傳著大量有關他的傳說。相傳,楊漣在未顯達之時,已是湖北有名的文人,自視甚高。他因噎成病,夢見一神仙要他去江邊的柳樹下,找一個吹笛的人。隔天,楊漣到了江邊,果然見到一名道士吹笛,便將身上的金子全給他,請他幫忙治病。道士卻將金子全丟到江中,楊漣看了覺得十分可惜。道士本是仙人,想度楊漣成...
日月如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校點書籍時用來圈點的朱色丹砂與黃色雌黃。整句話是說:時光消逝地如此迅速,文章書籍卻如大海般廣博,根本來不及深入研究,如何能敢怠惰學習?後來「日月如梭」被用來形容時光消逝迅速。如《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中有段描述:張勝受雇於張員外為線鋪主管,一日,員外夫人無故贈予張勝許多財物,張母認為事有蹊蹺,為免生事端,便要張勝不要再到舖裡去,在家待著,但「時光迅速,日月如梭,撚指之間,在家早過了一月有餘」,身上的錢都已用盡,只好另謀生計。再如《水滸傳》第六二回:「三十餘個上廳頭領,每日輪一個做筵席。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早過一月有餘。」《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果然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二十年。賈廉訪...
作威作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三回:「那帳房本來是羅魏氏的胞兄,合宅人都叫他舅太爺。平日仗著妹子信用,作威作福,連羅榮統都不放在眼裡。」
風燭殘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智叟嘲笑愚公的話:「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意思是說愚公九十歲了,能存活的日子本來就不多,不可能做出什麼成績。 「殘年」即指暮年、老年。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風燭殘年」,用來形容人身體衰弱,不久於世的晚年,例如清代小說《蕩寇志》第七六回:「賢侄,但願天可憐見,著你日後出頭為國家出身大汗。老夫風燭殘年,倘不能親見,九泉下也兀自歡喜。」這裡便是以「風燭殘年」比喻年事已高,不久於世。
人心惶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心動搖,驚恐不安的樣子。《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好好一個安慶城,本來是沒事的,被他這一鬧,卻鬧得人心惶惶,民不安枕了。」也作「人心皇皇」。
失之交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是無法模仿、跟上腳步的,因此不解地向孔子請教。孔子就向顏淵解釋:「那是因為我循自然運行的腳步前進,本來就沒有固定的一點。你如果用一定的標準要來做比較,當然會和我手臂相擦而過,明明是擦身相近卻難以見面。這就好像所尋找的對象已不在了,你卻拼命去找,和到已空無一人的市集中去買馬是一樣的,你怎麼買得到?」。後來「失之交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錯失機會。出現「失之交臂」的書證如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用人者不務取其大而專取小知,則卓犖俊偉之材失之交臂矣。」
木已成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已成定局,無法改變了。在《野叟曝言》第九回中,提到水夫人知道兒子文素臣私下在外納妾一事,非常生氣,本來要文素臣立即斷絕往來。但是經過媳婦田氏一番解說,分析利害後,水夫人不禁感到事情已成定局,所以才說:「據你說來,則木已成舟,實難挽回了!」這裡的「木已成舟」就是表示已成事實,難以改變了。俗話說:「生米煮成熟飯。」或「生米做成白飯。」與此成語語義頗為接近。
伶牙俐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口才好,能言善道。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你休那裡便伶牙俐齒,調三幹四,說人好歹。」《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碧蓮本來生得伶牙俐齒,最會隨機應變。」也作「俐齒伶牙」、「伶牙俐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