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研精鉤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心研究、探討精微深奧的學問。唐.白居易《禮部試策.第三道》:「雖言微旨遠,而學者苟能研精鉤深,優柔而求之,則壺奧旨趣,將焉廋哉!」
奧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奧曲折。《新唐書.卷一七六.韓愈傳》:「其原道、原性、師說等數十篇,皆奧衍閎深。」
三絕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刻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深奧、深刻。唐.韓愈〈與袁相公書〉:「又善為文章,詞句刻深。」
絕編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玄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奧的義理。唐.張蠙〈宿開照寺光澤上人院〉詩:「靜室譚玄旨,清宵獨細聽。」
涉海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渡過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艱苦遙遠。唐.張說〈賀示歷書表〉:「竊窺深奧,仰觀英華,涉海登山,罔知攸際。」也作「涉水登山」。
樞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堂奧,指明澈深奧的道理。《晉書.卷五四.陸雲傳》:「初慕聖門,棲心重仞,啟塗及階,遂升樞奧。」
壼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奧隱微。《文選.班固.答賓戲》:「究先聖之壼奧,婆娑乎術藝之場,休息乎篇籍之囿,以全其質,而發其文。」
精悟玄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微妙深奧的事理,有精深聰敏的判斷與領悟能力。《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好個李判官,精悟玄鑒,與夢語符合如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