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籍簡介:(768~824)韓愈,字退之,昌黎人。由進士累官史部侍郎,在朝鯁直無所忌。德宗時,上疏極論宮市,憲宗時,諫迎佛骨,皆坐貶。在外有惠政,為潮州刺史,民尤感德。卒諡文。愈於六經百家,靡不貫通,其文深探本原,閎深奧衍,尤為後世所宗。宋熙寧中追封昌黎伯,故世稱韓昌黎。生平經歷:他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減免賦稅...
無字天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上天或神仙所降賜的書,比喻看不懂或難以理解的文字。如:「這本書深奧難懂,對我而言簡直是無字天書。」
奧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奧奇妙。[例]大自然的一切運作看似奧妙,其實仍有一定的道理。
淺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知識學力不深厚、膚淺。《荀子.非相》:「知行淺薄,曲直有以相縣矣。」《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傳》:「愚臣淺薄,安敢比材於周公!」
2.鄙薄、輕視。《韓非子.亡徵》:「淺薄於爭守之事,而務以仁義自飾者,可亡也。」
3.風俗澆薄。《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時俗淺薄,巧偽滋生。」
4.微薄。《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劉備直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
改頭換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山,是唐代的隱士,也是一位高僧。姓名和生卒年均不可考,因為長期隱居於天臺的寒巖,因而稱為寒山或寒山子。其詩風與早期的禪宗思想一致,蘊函深奧的哲理。在這首詩中,寒山提到輪迴的苦痛是令人害怕的。眾生在六道中轉化不休,是一片紛亂的景象,在這輪迴中,眾生一直不斷地改變外在的容貌,然而相對的內在實質,則是完全沒有改變。「改頭換面」就是直接摘自詩中的一個成語,被用來比喻形式雖然改變,然而實質卻未因而改變。亦用於比喻一個人澈底改變,有重新做人之意。
玄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道家指深奧的道理。唐.張說〈道家四首奉勅撰〉詩四首之三:「金爐承道訣,玉牒啟玄機。」
探賾索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易經.繫辭》:「探賾索隱,鉤深致深,以定天下之吉凶。」指探求深奧隱妙的事理。三國魏.嵇康〈答張遼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由此而言,探賾索隱,何為為妄。」也作「探賾索微」、「探奧索隱」、「探幽窮賾」、「探幽索隱」。
通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晦澀、高雅、深奧、典雅
淺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難解、艱深、深刻、深奧
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湛深奧的義理。《文選.孔安國.尚書序》:「至于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蔡元定傳》:「古書奇辭奧義,人所不曉者,一過目輒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