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潭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室。比喻深奧。郭璞〈爾雅序〉:「學覽者之潭奧,摛翰者之華苑也。」
闡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闡明深奧的道理。如:「音韻闡微」。
絕韋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研精覃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精微深奧的義理。《梁書.卷四○.劉顯傳》:「竊痛友人沛國劉顯,韞櫝藝文,研精覃奧,聰明特達,出類拔群。」
持管窺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如「邯鄲學步」,非但沒學成,反而將自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莊子與公孫龍並非同時代的人,表示莊子言論的深奧,連像公孫龍這樣博聞善辯之士都無法參透,只能獲得片面的理解,就如「用管窺天,用錐指地」般。後來「以管窺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見識片面而狹窄。
典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義深奧,不易明白的典籍。《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法真傳》:「處士法真,體兼四業,學窮典奧,幽居恬泊,樂以忘憂。」也作「典隩」。
奧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深奧廣博。《明史.卷二八八.文苑傳四.瞿九思》:「九思學極奧博,其文章不雅馴,然一時嗜古篤志之士亦鮮其儔。」
韋編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三編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玄關妙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宗教上深奧精妙的道理。元.無名氏《南極登仙》第二折:「玄關妙理,世人不解其中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