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易韋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韋編三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對《易經》這本古書很有興趣,它是一本深奧難懂的書,孔子一次一次地反覆研讀,直到讀懂為止。《史記》記載這件事是,用「韋編三絕」來形容孔子的用功程度。「韋」是熟牛皮。古代還未發明紙的時候,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然後用牛皮帶編起來。「絕」是斷的意思。孔子鑽研《易》時,不斷翻閱,以致於編綴竹簡的皮帶都斷了好幾次。後來「韋編三絕」就被用來比喻讀書勤奮努力。
鉤深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鉤取深處和招致遠處之物。比喻探索深奧的道理或治學的廣博精深。《晉書.卷五五.夏侯湛傳》:「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圖緯六藝,及百家眾流,罔不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睡多夢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夜長夢多」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王令1>〈客次寄王正叔〉詩(據《廣陵先生文集.卷六》引)夜長夢反覆,百瞑2>百到家。歲計晚未成,客愁與日加。長塗千萬門,何地容我過。而子壯亦貧,與余同一歌。 〔注解〕 (1) 王令:西元1032∼1059,初字鐘美,後改字逢原,北宋廣陵人。年幼即喪父母,跟隨叔祖父王乙來到揚州,因此以廣陵人自居。曾賦〈南山之田〉詩求見於王安石。王安石譽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並將妻妹許配給他。王令的詩受韓愈、孟郊、盧仝、李賀的影響頗深,構思奇特,造語精闢,氣勢磅礴,意境深奧,常抒發崇高理想而無法實現的憤慨。 (1) 瞑:閉目。
淺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淺白明顯,不深奧。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末有穎子嚴者,雖淺近亦復名家。」《紅樓夢》第二回:「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
妙喻取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講解中用巧妙的比喻來說明。如:「深奧的科學原理,在老師的妙喻取譬之下,同學們馬上豁然開朗。」
渺不可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奧無極。如:「宇宙奧祕真是渺不可測。」
用管闚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如「邯鄲學步」,非但沒學成,反而將自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莊子與公孫龍並非同時代的人,表示莊子言論的深奧,連像公孫龍這樣博聞善辯之士都無法參透,只能獲得片面的理解,就如「用管窺天,用錐指地」般。後來「以管窺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見識片面而狹窄。
迪卡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能夠從最簡單、易理解的部分,經由適當推理達到最困難的答案結果,真理是遵循著存在內心中,安排好的一種深奧的秩序發展。四、 清楚與差別(clear&distinct):❶在尚未清楚認識時,絕不接受任何事為真。避免判斷上的匆促與偏見,除非事情非常清晰且明白呈現在心靈之前,使得根本沒有機會去懷疑外,都不接受。❷將每一項難題盡可能分成許多小部分,才能用最好的方法加以解決。❸循規蹈矩進行反省,由最簡單、最容易瞭解的對象開始,按程度提升到最複雜的知識,在相對彼此之間並不遵循一種自然順序的事物中,假設有一種秩序。❹將所有的案例...
一現曇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闍那毗羅胝子出家,後因聽到釋迦牟尼之弟子馬勝比丘說因緣所生法的偈頌,改學佛法。 (2) 妙法:精微深奧的佛法。 (3) 優曇鉢華:即曇花。據佛經載,此花三千年開一次,乃佛之瑞應。曇,音ㄊㄢˊ。鉢,音ㄅㄛ。
探幽窮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索深奧幽微的道理。參見「探賾索隱」條。《晉書.卷五五.潘岳傳》:「抽演微言,啟發道真。探幽窮賾,溫故知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